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钙钛矿型无铅铁电陶瓷概述 | 第10-13页 |
1.2.1 钛酸钡基无铅铁电陶瓷 | 第10-11页 |
1.2.2 钛酸钙钡基无铅铁电陶瓷 | 第11-12页 |
1.2.3 铌酸钾钠基无铅铁电陶瓷 | 第12-13页 |
1.3 稀土离子能级结构及其上转换发光物理机制 | 第13-16页 |
1.3.1 稀土离子能级结构 | 第13-15页 |
1.3.2 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物理机制 | 第15-16页 |
1.4 铁电陶瓷荧光表征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6-19页 |
1.4.1 铁电陶瓷荧光表征方法的介绍 | 第16页 |
1.4.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18-19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稀土掺杂铁电陶瓷的制备及物相结构表征 | 第20-31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1% Yb~(3+), 1% Er~(3+):BaTiO_3陶瓷制备及物相结构表征 | 第20-25页 |
2.2.1 1% Yb~(3+), 1% Er~(3+):BaTiO_3陶瓷制备 | 第20-23页 |
2.2.2 1% Yb~(3+), 1% Er~(3+):BaTiO_3陶瓷的物相结构表征 | 第23-25页 |
2.3 1% Er~(3+):Ba_(0.77)Ca_(0.23)TiO_3陶瓷制备及物相结构表征 | 第25-27页 |
2.3.1 1% Er~(3+):Ba_(0.77)Ca_(0.23)TiO_3陶瓷制备 | 第25-26页 |
2.3.2 1% Er~(3+):Ba_(0.77)Ca_(0.23)TiO_3陶瓷的物相结构表征 | 第26-27页 |
2.4 1% Er~(3+):K_(0.5)Na_(0.5)NbO_3陶瓷制备及物相结构表征 | 第27-29页 |
2.4.1 1% Er~(3+):K_(0.5)Na_(0.5)NbO_3陶瓷制备 | 第27-28页 |
2.4.2 1% Er~(3+):K_(0.5)Na_(0.5)NbO_3陶瓷的物相结构表征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稀土掺杂铁电陶瓷的电学性能研究 | 第31-41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1% Yb~(3+), 1% Er~(3+):BaTiO_3陶瓷的电学性能研究 | 第32-35页 |
3.2.1 1% Yb~(3+), 1% Er~(3+):BaTiO_3陶瓷的电滞回线测量 | 第32页 |
3.2.2 1% Yb~(3+), 1% Er~(3+):BaTiO_3陶瓷的变温介电常数测量 | 第32-35页 |
3.3 1% Er~(3+):Ba_(0.77)Ca_(0.23)TiO_3陶瓷的电学性能研究 | 第35-37页 |
3.3.1 1% Er~(3+):Ba_(0.77)Ca_(0.23)TiO_3陶瓷的电滞回线测量 | 第35-36页 |
3.3.2 1% Er~(3+):Ba_(0.77)Ca_(0.23)TiO_3陶瓷的变温介电常数测量 | 第36-37页 |
3.4 1% Er~(3+):K_(0.5)Na_(0.5)NbO_3陶瓷的电学性能研究 | 第37-40页 |
3.4.1 1% Er~(3+):K_(0.5)Na_(0.5)NbO_3陶瓷的电滞回线测量 | 第37-38页 |
3.4.2 1% Er~(3+):K_(0.5)Na_(0.5)NbO_3陶瓷的变温介电常数测量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稀土掺杂铁电陶瓷的变温荧光光谱研究 | 第41-56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1% Yb~(3+), 1% Er~(3+):BaTiO_3陶瓷的变温荧光光谱研究 | 第41-48页 |
4.3 1% Er~(3+):Ba_(0.77)Ca_(0.23)TiO_3陶瓷的变温荧光光谱研究 | 第48-50页 |
4.4 1% Er~(3+):K_(0.5)Na_(0.5)NbO_3陶瓷的变温荧光光谱研究 | 第50-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