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贵金属纳米晶粒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晶种生长法 | 第12-14页 |
1.2.2 液相化学还原法 | 第14-17页 |
1.2.3 模板法 | 第17-18页 |
1.2.4 光照还原法 | 第18-19页 |
1.2.5 电化学沉积法 | 第19页 |
1.2.6 微乳液法 | 第19页 |
1.3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第19-24页 |
1.3.1 催化性能 | 第20-21页 |
1.3.2 抗菌性能 | 第21-22页 |
1.3.3 光学性能 | 第22-23页 |
1.3.4 电学性能 | 第23-24页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单分散银纳米颗粒 | 第25-33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微乳液法制备银纳米颗粒的反应机理 | 第26-27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2.3.1 试剂和仪器 | 第27页 |
2.3.2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 | 第27-28页 |
2.3.3 样品的表征 | 第28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2.4.1 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形貌分析(XRD,SEM) | 第28-29页 |
2.4.2 最佳的AgNO_3浓度时不同W值下样品的形貌分析(SEM) | 第29页 |
2.4.3 最佳的AgNO_3浓度时不同的W值对纳米银颗粒尺寸大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4 水核半径W=10时不同的AgNO_3浓度对纳米银颗粒尺寸大小的影响 | 第30-31页 |
2.5 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银溶液的分散性分析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形貌可控的纳米银晶体 | 第33-46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33-34页 |
3.2.2 样品的制备 | 第34-35页 |
3.2.3 样品的表征 | 第35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3.3.1 样品的形貌分析(SEM和TEM) | 第35-39页 |
3.3.2 样品的物相结构表征(XRD) | 第39-41页 |
3.3.3 样品的UV-Vis性能分析 | 第41页 |
3.3.4 PVP与AgNO_3的浓度比对纳米银形貌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5 反应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 第44页 |
3.3.6 还原剂种类对纳米银形貌的影响 | 第44页 |
3.3.7 Cl~-对银纳米线的生成机理分析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纳米银粒子对亚甲基蓝还原的催化性能 | 第46-55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46页 |
4.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46-47页 |
4.2.3 溶液的配置 | 第47页 |
4.2.4 催化性能测试 | 第47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4.3.1 亚甲基蓝溶液的UV-Vis性质测定 | 第47-48页 |
4.3.2 纳米银晶体以及还原剂硼氢化钠单独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3 不同形貌纳米银晶体作为催化剂对亚甲基蓝还原效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4 不同用量的六角多面体纳米银晶体作为催化剂对亚甲基蓝还原效果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5 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作为催化剂对亚甲基蓝还原效果的影响 | 第53页 |
4.3.6 纳米银晶体催化还原亚甲基蓝溶液的机理探究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光照还原法制备Ag-ZnO纳米棱柱阵列复合材料 | 第55-61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5.2.1 试剂和仪器 | 第55页 |
5.2.2 样品的制备 | 第55-56页 |
5.2.3 样品的表征 | 第56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5.3.1 样品的晶体结构分析(XRD) | 第56-57页 |
5.3.2 样品的形貌分析(SEM) | 第57-59页 |
5.3.3 样品的TEM结构分析 | 第59页 |
5.3.4 ZnO棱柱状晶体表面纳米银粒子的还原机理分析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