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离子液体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2 离子液体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第12-19页 |
1.2.1 离子液体作为溶剂 | 第12-14页 |
1.2.2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 | 第14-17页 |
1.2.3 离子液体作为载体 | 第17-19页 |
1.3 本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醇胺类离子液体催化羰基化合物的还原胺化反应 | 第21-30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28页 |
2.3.1 离子液体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2 溶剂、反应温度及离子液体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3 底物扩展 | 第26-28页 |
2.3.4 反应机制研究 | 第28页 |
2.4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醇胺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双香豆素类化合物 | 第30-37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1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1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5页 |
3.3.1 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离子液体的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3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34-35页 |
3.3.4 离子液体的循环使用 | 第35页 |
3.4 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醇胺类离子液体中钯催化SUZUKI交叉偶联反应 | 第37-44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8页 |
4.2.3 主要实验步骤 | 第38-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4.3.1 不同离子液体对钯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2 底物比、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3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42-43页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醇胺类离子液体催化CO2的转化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类衍生物 | 第44-52页 |
5.1 引言 | 第44-4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5.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5-46页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6页 |
5.2.3 主要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5.3.1 不同离子液体对喹唑啉-2,4(1H,3H)-二酮合成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2 离子液体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8页 |
5.3.3 底物的扩展 | 第48-50页 |
5.3.4 离子液体循环使用情况 | 第50页 |
5.4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附录 离子液体及部分产物的核磁图谱 | 第6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