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观测(测验)论文

基于DEM的四湖流域水系提取的精度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2-18页
    1.1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原理与方法第18-35页
    2.1 开源数据及其分析工具第18-23页
        2.1.1 DEM概述第18-19页
        2.1.2 开源数据库第19-22页
        2.1.3 水文分析工具介绍第22-23页
    2.2 基于DEM的水系提取方法第23-25页
        2.2.1 搜索谷地并连接成河网第23-24页
        2.2.2 基于单元流向信息确定河网第24页
        2.2.3 搜索谷线提取河网第24页
        2.2.4 综合坡面流算法和搜索谷点算法第24-25页
    2.3 河网提取步骤第25-33页
        2.3.1 DEM数据的预处理第25-26页
        2.3.2 确定水流方向第26-30页
        2.3.3 计算汇流累积量第30-31页
        2.3.4 设定阀值提取水系第31-32页
        2.3.5 河网分级第32-33页
    2.4 河道偏移量第33-35页
3 实证研究第35-50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35-36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36-39页
        3.2.1 研究区基础图件数据第36页
        3.2.2 研究区DEM数据来源及相关处理第36-38页
        3.2.3 OLI影像数据第38-39页
    3.3 DEM自然水系提取第39-47页
        3.3.1 根据DEM水流方向计算汇流累积量第39-40页
        3.3.2 按照设定的阀值提取河网第40-47页
    3.4 OLI遥感影像解译第47-48页
    3.5 精度分析模型第48-50页
4 结果第50-57页
    4.1 河网提取第50-51页
    4.2 河网基本信息比较第51-52页
    4.3 计算河道偏移量第52-57页
5 讨论第57-59页
    5.1 基于DEM的水系提取第57页
    5.2 关于河道偏移量检验第57-5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9-60页
    6.1 主要结论第59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晋陕甘宁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对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