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界定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I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页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现状分析 | 第15-29页 |
2.1 我国经济现阶段发展回顾 | 第15-16页 |
2.1.1 "现阶段"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1.2 现阶段发展的三个时期 | 第15-16页 |
2.2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 | 第16-26页 |
2.2.1 投资消费失衡 | 第16-18页 |
2.2.2 资本效率低下 | 第18-26页 |
2.3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第3章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界定标准 | 第29-41页 |
3.1 经济发展阶段界定的重要性 | 第29-30页 |
3.2 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界定标准 | 第30-36页 |
3.2.1 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界定思路 | 第30-31页 |
3.2.2 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界定方法 | 第31-36页 |
3.3 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界定标准评述 | 第36-37页 |
3.4 经济发展阶段界定标准构建 | 第37-41页 |
3.4.1 经济发展阶段界定 | 第37-38页 |
3.4.2 经济发展阶段界定标准 | 第38-41页 |
第4章 指标构建与数据处理 | 第41-52页 |
4.1 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 第41-43页 |
4.2 指标构建 | 第43-50页 |
4.3 数据处理 | 第50-52页 |
第5章 面板数据检验分析 | 第52-64页 |
5.1 模型设定 | 第52页 |
5.2 全国层面 | 第52-57页 |
5.3 区域层面 | 第57-64页 |
5.3.1 东部地区 | 第57-59页 |
5.3.2 中部地区 | 第59-61页 |
5.3.3 西部地区 | 第61-64页 |
第6章 对策建议 | 第64-67页 |
6.1 全国层面 | 第64-65页 |
6.2 区域层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