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综述一 中医学治疗痹病的研究概况 | 第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综述二 RA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前言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6-77页 |
实验一 DBA/1小鼠CIA模型模型建立的优化及整体性评价 | 第36-55页 |
1.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6页 |
1.2 实验试剂,仪器 | 第36-37页 |
2.实验方法 | 第37-41页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37页 |
2.2 CIA小鼠模型的制备 | 第37页 |
2.3 小鼠整体观察 | 第37-39页 |
2.4 实验动物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39页 |
2.5 踝关节固定脱钙及切片 | 第39-40页 |
2.6 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TNF-α的含量 | 第40-41页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41页 |
3.实验结果 | 第41-50页 |
3.1 一般状态观察 | 第41页 |
3.2 两组小鼠体重变化 | 第41-42页 |
3.3 两组小鼠关节评分变化 | 第42-43页 |
3.4 两组小鼠踝关节直径变化 | 第43-44页 |
3.5 两组小鼠足趾容积变化 | 第44-45页 |
3.6 两组小鼠热板效应变化 | 第45-46页 |
3.7 两组小鼠关节抓力变化 | 第46-47页 |
3.8 两组小鼠红外温度变化 | 第47-48页 |
3.9 两组小鼠血清TNF-α变化 | 第48-49页 |
3.10 两组小鼠X-RAY变化 | 第49页 |
3.11 两组小鼠病理切片镜下观察 | 第49-50页 |
4.讨论 | 第50-55页 |
5.结论 | 第55页 |
实验二 不同剂量穿藤通痹汤对DBA/1小鼠CIA模型的干预作用 | 第55-77页 |
1.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55页 |
1.2 主要试剂及实验器材 | 第55页 |
1.3 主要实验药品 | 第55-56页 |
2.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56页 |
2.2 实验动物CIA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2.3 各组动物干预方法 | 第57页 |
2.4 小鼠整体观察 | 第57页 |
2.5 实验动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57页 |
2.6 踝关节固定、脱钙与切片 | 第57页 |
2.7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 | 第57-58页 |
2.8 统计学处理 | 第58页 |
3.实验结果 | 第58-72页 |
3.1 各组小鼠体重变化 | 第58-59页 |
3.2 各组小鼠关节评分变化 | 第59-61页 |
3.3 各组小鼠踝关节直径变化 | 第61-63页 |
3.4 各组小鼠足趾容积变化 | 第63-64页 |
3.5 各组小鼠热板效应变化 | 第64-66页 |
3.6 各组小鼠红外温度变化 | 第66-68页 |
3.7 各组小鼠关节抓力变化 | 第68-69页 |
3.8 各组小鼠血清TNF-α的变化 | 第69-70页 |
3.9 各组小鼠X光下踝关节变化 | 第70-71页 |
3.10 各组小鼠踝关节踝关节病理变化 | 第71-72页 |
4.讨论 | 第72-76页 |
5.结论 | 第76-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个人简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