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监测论文

基于N-甲基卟啉二丙酸和功能化核酸检测铀的新原理新方法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缩写符号与对照第11-12页
第1章 前言第12-18页
    1.1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铀的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铀DNA酶及其应用第13-14页
    1.4 G四聚体第14-15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8页
第2章 近零背景结合RCDzyme酶链循环双重信号放大超灵敏测定铀酰离子第18-38页
    2.1 引言第18-19页
    2.2 实验部分第19-21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19-20页
        2.2.2 实验方法第20-2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1-37页
        2.3.1 设计策略和分析原理第21-23页
        2.3.2 荧光光谱特征第23-24页
        2.3.3 紫外可见光谱特征第24-25页
        2.3.4 圆二色谱特征第25-26页
        2.3.5 氧化石墨烯降低背景值的机制第26-27页
        2.3.6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27-35页
        2.3.7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第35-36页
        2.3.8 方法对UO_2~(2+)的选择性第36页
        2.3.9 样品处理及分析第36-37页
    2.4 结论第37-38页
第3章 富G寡核苷酸-NMM荧光法测定铀酰离子第38-49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38-39页
        3.2.2 实验方法第39-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3.3.1 实验原理第40页
        3.3.2 荧光光谱特征第40-41页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1-46页
        3.3.4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第46-47页
        3.3.5 干扰物质的影响第47页
    3.4 样品分析第47-48页
    3.5 结论第48-49页
第4章 N-甲基卟啉二丙酸Ⅸ与铀的相互作用机制第49-58页
    4.1 引言第49-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1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50-51页
        4.2.2 实验方法第5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4.3.1 紫外光谱特征第51页
        4.3.2 荧光光谱特征第51-52页
        4.3.3 缓冲溶液对荧光猝灭的影响第52-53页
        4.3.4 KCl和Na Cl浓度对荧光猝灭的影响第53-54页
        4.3.5 反应温度对荧光猝灭的影响第54-55页
        4.3.6 反应时间对荧光猝灭的影响第55-56页
        4.3.7 猝灭常数、猝灭效率和猝灭机制讨论第56-57页
    4.4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73页
综述第73-89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9-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铅离子催化光度特性的氡辐射检测新方法
下一篇:铀矿尘致RAW264.7细胞凋亡的线粒体相关途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