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秦岭植被物候期及遥感生长季的变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秦巴山区植被生长季研究的重要性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亟待解决的问题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第18-23页
   ·研究区概况第18页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18-21页
     ·基础数据第18-19页
     ·数据的预处理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21-23页
     ·儒略日(Julian days)换算第21页
     ·相关系数第21页
     ·平滑移动平均法(Smoothed moving average)第21-22页
     ·NDVI均值法第22-23页
第三章 秦岭植被物候生长季变化趋势分析第23-37页
   ·物候期在46年内的整体变化趋势第23-25页
     ·研究区气候图解第23页
     ·物候期在46a间的变化特征第23-25页
   ·1963-1989年物候期变化及其与气温的研究第25-30页
     ·1963-1989年的气温变化第25页
     ·物候始期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第25-27页
     ·物候末期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第27-29页
     ·气温对物候变化影响关系第29-30页
   ·1990-2008年物候期变化及其与气温的研究第30-33页
     ·1990-2008年的气温变化第30页
     ·物候始期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第30-32页
     ·物候末期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第32-33页
     ·气温对物候变化影响关系第33页
   ·气温对生长季始期的滞后性分析第33-35页
   ·本章小节第35-37页
第四章 基于NDVI的秦岭植被遥感生长季研究第37-46页
   ·NDVI的变化特征第37-38页
   ·两种基于NDVI的模拟方法估算生长季变化第38-43页
     ·平滑移动平均法(Smoothed moving average)第38-41页
     ·NDVI平均值法第41-43页
   ·不同方法模拟结果误差分析第43-44页
   ·生长季始期NDVI与气温的相关分析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遥感生长季揭示物候生长季变化第46-52页
   ·NDVI验证物候生长季第46-50页
     ·年际水平NDVI时序与物候期变化的一致性分析第46-48页
     ·不同时段中NDVI与物候期变化的一致性分析第48-50页
   ·NDVI与物候变化相关的定量化分析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与展望第52-56页
 1 结论第52-54页
 2 不足第54-55页
 3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增强的UV-B辐射对于植物种内竞争和促进作用的影响
下一篇:大叶秦艽组织与细胞培养及NO对次生代谢物龙胆苦苷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