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盲源分离的P300脑机接口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脑机接口的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脑机接口概述第13-14页
        1.2.2 脑机接口的研究与发展第14-17页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第17-18页
    1.3 P300脑电信号处理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P300脑电信号的基础分析及研究第23-36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脑电信号概述第23-29页
        2.2.1 脑电信号的生理学基础第23-24页
        2.2.2 脑电信号的采集方式第24-26页
        2.2.3 EEG脑电信号的特点第26-27页
        2.2.4 EEG脑电信号的分类第27-29页
    2.3 事件相关电位的分析研究第29-31页
        2.3.1 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第29-30页
        2.3.2 事件相关电位的成分第30-31页
    2.4 P300电位的分析研究第31-34页
        2.4.1 P300电位的基础应用第31-32页
        2.4.2 P300电位的实验范式第32-33页
        2.4.3 P300电位的数据获取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盲源分离算法的理论分析及实现第36-52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盲源分离的基本理论第36-41页
        3.2.1 盲源分离的数学模型第36-37页
        3.2.2 盲源分离的不确定性第37-39页
        3.2.3 盲源分离的算法分类第39页
        3.2.4 盲源分离的算法评价标准第39-41页
    3.3 盲源分离的预处理方法第41-42页
        3.3.1 零均值化第41页
        3.3.2 白化处理第41-42页
    3.4 盲源分离的典型算法第42-48页
        3.4.1 基于非高斯性准则和投影追踪的Fast ICA算法第43-44页
        3.4.2 基于信息论准则和自适应处理的Informax算法第44-46页
        3.4.3 基于二阶统计量准则和批处理的SOBI算法第46-47页
        3.4.4 基于四阶统计量准则和批处理的JADE算法第47-48页
    3.5 盲源分离算法的仿真研究及性能比较第48-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P300脑电信号的自动提取和特征加强第52-67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P300脑电信号的提取算法第52-53页
    4.3 P300脑电信号的时域滤波第53-55页
        4.3.1 基于相干平均的时域滤波第53-54页
        4.3.2 基于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的时频分析第54-55页
    4.4 P300脑电信号的频域滤波第55-59页
        4.4.1 基于小波变换的频域滤波第55-56页
        4.4.2 基于SNR和RMSE量化指标的小波基优选第56-59页
    4.5 P300脑电信号的空域滤波第59-60页
        4.5.1 基于盲源分离的空域滤波第59-60页
        4.5.2 基于G1法的初始权重确定第60页
    4.6 P300脑电信号提取效果的对比实验及数据分析第60-66页
    4.7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P300脑电信号的特征优选和分类识别第67-83页
    5.1 引言第67页
    5.2 P300脑电信号的识别算法第67-68页
    5.3 P300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第68-72页
        5.3.1 小波变换过程中的特征第68-70页
        5.3.2 盲源分离过程中的特征第70-72页
    5.4 P300脑电信号的特征优选第72-76页
        5.4.1 类别可分性判据第72-73页
        5.4.2 经典特征优选算法第73-74页
        5.4.3 基于枚举法和顺序前向浮动搜索的特征优选第74-76页
    5.5 P300脑电信号的分类识别第76-80页
        5.5.1 支持向量机第76-78页
        5.5.2 粒子群寻优算法第78-79页
        5.5.3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寻优的分类识别第79-80页
    5.6 P300脑电信号识别效果的对比实验及数据分析第80-81页
    5.7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结论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圣汤治疗脊神经背支综合征对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层片状羟基磷灰石载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转染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