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第13-19页 |
1.2.1 概况及类型 | 第14-17页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 | 第17-18页 |
1.2.3 国内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1.3.1 在种子的上应用 | 第19-22页 |
1.3.2 在植物生长发育上的应用 | 第22-24页 |
1.3.3 在对作物产量和品质上的应用 | 第24-27页 |
1.3.4 在植物抗逆上的应用 | 第27页 |
1.4 天然中草药具有植物调节活性的研究 | 第27-28页 |
1.5 论文选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5.3 主要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其制剂的配制 | 第31-53页 |
2.1 前言 | 第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1-3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34-47页 |
2.3.1 萘酐酰胺及其季铵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34-36页 |
2.3.2 肉桂酰胺及其季铵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36-39页 |
2.3.3 山梨酰胺及其季铵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39-41页 |
2.3.4 萘乙酰胺及其季铵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41-42页 |
2.3.5 己酰胺及其季铵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42-43页 |
2.3.6 邻氨基苯甲酰胺及其季铵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43-45页 |
2.3.7 肉桂酸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45-46页 |
2.3.8 磷酸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成及表征 | 第46-47页 |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47-52页 |
2.4.1 萘酐酰胺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48页 |
2.4.2 肉桂酰胺a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48-49页 |
2.4.3 山梨酰胺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49页 |
2.4.4 萘乙酰胺、己酰胺、邻氨基苯甲酰胺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49页 |
2.4.5 萘酐酰胺季铵盐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49-50页 |
2.4.6 肉桂酰胺a季铵盐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50页 |
2.4.7 山梨酰胺季铵盐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50页 |
2.4.8 萘乙酰胺季铵盐、己酰胺季铵盐、邻氨基苯甲酰胺季铵盐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50页 |
2.4.9 肉桂酸酯系列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50-51页 |
2.4.10 磷酸酯系列调节剂制剂的制备 | 第51-5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生根的作用及机理探讨 | 第53-89页 |
3.1 前言 | 第5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3-58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3.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3.2.4 实验测定项目 | 第57-58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88页 |
3.3.1 浸种时间对小麦(单子叶)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58-62页 |
3.3.2 浸种时间对苔菜(双子叶)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3 浸种温度和PGRs的浓度对小麦(单子叶)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64-66页 |
3.3.4 浸种温度和不同浓度对苔菜(双子叶)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66-67页 |
3.3.5 硝基酚系列调节剂和肉桂酸酯调节剂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 第67-69页 |
3.3.6 浸种方式对小麦种子生根的影响 | 第69-74页 |
3.3.7 基施方式对小麦种子生根的影响 | 第74-79页 |
3.3.8 两种生根方式对苔菜种子生根的影响 | 第79-80页 |
3.3.9 肉桂酸酯系列调节剂的生根活性 | 第80-82页 |
3.3.10 硝基酚系列调节剂对小麦种子生根的影响 | 第82-83页 |
3.3.1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根系的作用研究 | 第83-85页 |
3.3.12 生根机理的探讨 | 第85-8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四章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几种幼苗生长及品质的作用 | 第89-125页 |
4.1 前言 | 第8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9-94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89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89-90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90-91页 |
4.2.4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4.2.5 实验测定项目 | 第92-94页 |
4.2.6 实验数据处理 | 第94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4-124页 |
4.3.1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育苗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94-97页 |
4.3.2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盆栽苔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97-109页 |
4.3.3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盆栽小麦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109-120页 |
4.3.4 植物生长调节剂NAXA和NAJA对盆栽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120-122页 |
4.3.5 植物生长调节剂SLXA和SLJA对盆栽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五章 天然中草药促植物生长物质的筛选 | 第125-135页 |
5.1 前言 | 第12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25-126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125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125页 |
5.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25页 |
5.2.4 实验测定项目 | 第125-126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126-133页 |
5.3.1 几种中草药对小麦种子生根的影响 | 第126-131页 |
5.3.2 几种中草药对苔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31页 |
5.3.3 几种中草药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31-13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六章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大田作物效果研究 | 第135-148页 |
6.1 引言 | 第13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35-137页 |
6.2.1 实验仪器 | 第135页 |
6.2.2 实验试剂 | 第135-136页 |
6.2.3 实验材料 | 第136-137页 |
6.2.4 实验测定项目 | 第137页 |
6.2.5 实验测定项目 | 第137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137-147页 |
6.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田间小麦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137-144页 |
6.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田间水稻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144-145页 |
6.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田间苹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145页 |
6.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田间生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145-14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148-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4页 |
附录 | 第164-1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67-169页 |
致谢 | 第169-1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目录 | 第170-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