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八户梁社区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内外关于城市多民族社区的研究评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评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文章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7-19页 |
1.4.1 文章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2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社区和城市多民族社区 | 第19-20页 |
2.1.2 社区治理 | 第20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20-22页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乌鲁木齐市八户梁社区治理现状研究及分析 | 第23-41页 |
3.1 乌鲁木齐市八户梁社区概况 | 第24-25页 |
3.2 乌鲁木齐市八户梁社区治理现状分析 | 第25-41页 |
3.2.1 八户梁社区治理模式分析 | 第25-31页 |
3.2.2 八户梁社区公众参与分析 | 第31-36页 |
3.2.3 八户梁社区民族关系分析 | 第36-41页 |
第4章 八户梁社区的治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41-48页 |
4.1.社区治理体制滞后社区于发展要求 | 第41-44页 |
4.1.1 社区治理行政化色彩较浓 | 第41-42页 |
4.1.2 社区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 第42-43页 |
4.1.3 社区治理体制滞后的原因分析 | 第43-44页 |
4.2 社区居民参与不足 | 第44-46页 |
4.2.1 居民参与内驱力不足 | 第44-45页 |
4.2.2 居民参与治理局限性大成效低 | 第45页 |
4.2.3 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5-46页 |
4.3 社区社会资本缺乏 | 第46-48页 |
4.3.1 社区居民信任资本缺失 | 第46-47页 |
4.3.2 社区关系网络不完善 | 第47页 |
4.3.3 社区社会资本缺乏的原因 | 第47-48页 |
第5章 八户梁社区治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 第48-54页 |
5.1 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职能 | 第48-49页 |
5.1.1 优化社区服务平台 | 第48页 |
5.1.2 淡化社区治理体制行政色彩 | 第48-49页 |
5.1.3 加强社区治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49页 |
5.2 培育社区社会资本 | 第49-50页 |
5.2.1 培育社区公民意识 | 第49-50页 |
5.2.2 培育社区支撑网络体系 | 第50页 |
5.3 提升社区公众参与度 | 第50-51页 |
5.3.1 创新社区活动形式 | 第50-51页 |
5.3.2 发挥社区精英作用 | 第51页 |
5.4 发展社区民族工作 | 第51-54页 |
5.4.1 推广民族文化建设 | 第51-52页 |
5.4.2 推进社区法治建设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