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2页 |
1.2 接收函数反演地壳结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接收函数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接收函数反演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接收函数在青藏高原的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远震P波接收函数的H-κ叠加法 | 第19-27页 |
2.1 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原理 | 第19-23页 |
2.2 接收函数H-κ叠加法原理 | 第23-27页 |
第3章 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反演方法 | 第27-33页 |
3.1 重力异常反演的似然估计法原理 | 第27-30页 |
3.1.1 最大似然估计法 | 第27-28页 |
3.1.2 重力异常反演的似然估计法 | 第28-30页 |
3.2 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反演算法与流程 | 第30-33页 |
第4章 理论模型数据试验 | 第33-47页 |
4.1 简单地壳模型数据试验 | 第33-36页 |
4.1.1 模型建立与正演 | 第33-35页 |
4.1.2 接收函数H-κ叠加 | 第35-36页 |
4.1.3 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反演 | 第36页 |
4.2 相关反演参数的影响评价 | 第36-42页 |
4.3 含有沉积层的地壳模型数据试验 | 第42-45页 |
4.4 含有低速层的地壳模型数据试验 | 第45-47页 |
第5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实际应用 | 第47-65页 |
5.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47-49页 |
5.2 实际数据来源 | 第49-50页 |
5.3 实际数据接收函数H-κ叠加 | 第50-55页 |
5.4 实际数据接收函数与重力联合反演 | 第55-61页 |
5.5 构造认识 | 第61-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