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1.2 剂量及辐射防护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1页 |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31页 |
| 2.1 人体辐射剂量模型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6页 |
| 2.1.1 人体模型的发展 | 第13-14页 |
| 2.1.2 人体模型的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 2.2 人体模型的建立 | 第16-21页 |
| 2.2.1 MCNP程序的输入文件 | 第18-21页 |
| 2.3 比有效吸收系数的计算 | 第21-25页 |
| 2.3.1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21-22页 |
| 2.3.2 人体剂量的计算 | 第22-25页 |
| 2.4 内照射下光子的器官吸收分数 | 第25-29页 |
| 2.4.1 光子内照射计算 | 第25-27页 |
| 2.4.2 三种模型的比吸收分数比较 | 第27-2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3 ~(99m)Tc患者剂量及其影响 | 第31-45页 |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 3.2 ~(99m)Tc标记药物所致患者器官的比吸收分数 | 第32-38页 |
| 3.2.1 ~(99m)Tc放射性核素所致患者的吸收分数 | 第32-35页 |
| 3.2.2 放射性药物在患者体内的生物过程 | 第35-38页 |
| 3.3 ~(99m)Tc放射性药物受检者周围的剂量水平 | 第38-43页 |
| 3.4 患者的防护 | 第43-4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99m)Tc放射性药物在医学实践中的外照射防护 | 第45-53页 |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 4.2 核医学科医务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 第46-51页 |
| 4.2.1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操作 | 第46-47页 |
| 4.2.2 核医学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 | 第47-49页 |
| 4.2.3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 第49-51页 |
| 4.3 周围公众人群的辐射防护 | 第51-5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 5.1 结论 | 第53-55页 |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