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加压焊论文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关键技术与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摩擦焊技术概述第9-11页
        1.2.1 摩擦焊的工艺第10页
        1.2.2 摩擦焊接与传统焊接相比的优势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第11-14页
        1.3.1 摩擦焊机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3.2 摩擦焊机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3 相位摩擦焊机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4 摩擦焊机的发展方向第14页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的总体设计第16-29页
    2.1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设计参数的研究第16-18页
        2.1.1 焊机加工对象的分析第16页
        2.1.2 焊机的关键技术和总体方案第16-17页
        2.1.3 焊接工艺参数第17-18页
    2.2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8-19页
        2.2.1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的总体结构第18-19页
        2.2.2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的工作原理第19页
    2.3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机械系统的设计第19-27页
        2.3.1 主电机的选择第19-20页
        2.3.2 主轴箱的设计第20-22页
        2.3.3 传动箱的设计第22-25页
        2.3.4 左右推力油缸的设计第25-26页
        2.3.5 中间固定夹具的设计第26页
        2.3.6 床身的设计第26-27页
    2.4 焊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第27页
    2.5 控制系统的设计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第29-41页
    3.1 有限元分析理论第29-30页
    3.2 主轴箱主轴的有限元静力学仿真第30-32页
        3.2.1 摩擦阶段有限元模型求解第30页
        3.2.2 摩擦阶段结果分析第30-31页
        3.2.3 顶锻阶段有限元模型求解第31页
        3.2.4 顶锻阶段结果分析第31-32页
    3.3 主轴箱齿轮副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第32-33页
        3.3.1 摩擦阶段有限元模型求解第32页
        3.3.2 摩擦阶段结果分析第32-33页
    3.4 主轴箱箱体的有限元静力学仿真第33-35页
        3.4.1 顶锻阶段有限元模型求解第33-34页
        3.4.2 顶锻结果分析第34-35页
    3.5 传动箱主轴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第35-36页
        3.5.1 摩擦阶段有限元模型求解第35页
        3.5.2 摩擦阶段结果分析第35-36页
    3.6 花键轴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第36-37页
        3.6.1 摩擦阶段有限元模型求解第36页
        3.6.2 摩擦阶段结果分析第36-37页
    3.7 推力油缸底座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第37-38页
        3.7.1 顶锻阶段有限元模型求解第37页
        3.7.2 顶锻结果分析第37-38页
    3.8 中间固定夹具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第38-40页
        3.8.1 摩擦阶段有限元模型求解第39页
        3.8.2 摩擦阶段结果分析第39-40页
    3.9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关键零部件的模态分析第41-50页
    4.1 模态分析理论第41页
    4.2 主轴箱主轴的模态分析第41-43页
        4.2.1 模态求解第41-42页
        4.2.2 模态结果分析第42-43页
    4.3 主轴箱齿轮的模态分析第43-44页
        4.3.1 模态求解第43-44页
        4.3.2 模态结果分析第44页
    4.4 主轴箱箱体的模态分析第44-46页
        4.4.1 模态求解第44-45页
        4.4.2 模态结果分析第45-46页
    4.5 传动箱花键轴的模态分析第46-47页
        4.5.1 模态求解第46页
        4.5.2 模态结果分析第46-47页
    4.6 床身的模态分析第47-48页
        4.6.1 模态求解第47-48页
        4.6.2 模态结果分析第48页
    4.7 本章小结第48-50页
5 双主轴相位摩擦焊机关键零部件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第50-61页
    5.1 优化设计的基本方法第50页
    5.2 结构优化第50-51页
    5.3 灵敏度分析第51页
        5.3.1 结构静态特性的灵敏度分析第51页
        5.3.2 结构动态特性的灵敏度分析第51页
    5.4 优化方案的确定第51-52页
    5.5 主轴箱箱体的多目标优化第52-56页
        5.5.1 优化参数的定义第52-53页
        5.5.2 主轴箱箱体的灵敏度分析第53-54页
        5.5.3 主轴箱箱体设计变量与输出变量的响应关系第54-55页
        5.5.4 优化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5.6 推力油缸底座的多目标优化第56-60页
        5.6.1 优化参数的定义第56-57页
        5.6.2 推力油缸底座的灵敏度分析第57-58页
        5.6.3 推力油缸底座设计变量与输出变量的响应关系第58-59页
        5.6.4 优化结果与分析第59-60页
    5.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热法合成铁掺杂的开放骨架化合物及其表征
下一篇:基于视觉的无人机检测与跟踪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