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无损探伤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 1.2 无损探伤检测技术 | 第8-9页 |
| 1.3 无损探伤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9页 |
| 1.4 CNG气瓶 | 第9-10页 |
| 1.5 国内外CNG气瓶无损探伤检测现状 | 第10-12页 |
| 1.6 本课题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2页 |
| 1.7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2章 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系统整体设计 | 第13-24页 |
| 2.1 超声波技术基础 | 第13-18页 |
| 2.1.1 超声波介绍 | 第13页 |
| 2.1.2 超声波换能器及其激励方式的确定 | 第13-15页 |
| 2.1.3 超声波波型分类及超声波的基本性质 | 第15-16页 |
| 2.1.4 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原理 | 第16-17页 |
| 2.1.5 超声波在金属中的衰减定律 | 第17-18页 |
| 2.2 无损探伤中常见缺陷简介 | 第18-19页 |
| 2.3 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系统的组成 | 第19-21页 |
| 2.3.1 超声波探头的分类 | 第19页 |
| 2.3.2 超声波探头的基本构成 | 第19-20页 |
| 2.3.3 超声波探头发射、接收原理 | 第20-21页 |
| 2.4 A型脉冲反射法 | 第21-23页 |
| 2.5 探头校正及耦合剂 | 第2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24-38页 |
| 3.1 信号调理电路 | 第24-29页 |
| 3.1.1 分压电路 | 第25-26页 |
| 3.1.2 信号缓冲电路 | 第26-27页 |
| 3.1.3 电平平移电路 | 第27-29页 |
| 3.2 电源电路 | 第29-34页 |
| 3.2.1 TPS767D318 | 第29-31页 |
| 3.2.2 模拟电源 | 第31页 |
| 3.2.3 ICL7660 | 第31-33页 |
| 3.2.4 +2.5_DSO基准电压输出电路 | 第33-34页 |
| 3.3 外部存储器 | 第34-35页 |
| 3.4 JTAG | 第35-36页 |
| 3.5 控制电路 | 第36-37页 |
| 3.6 同步电路 | 第37页 |
| 3.7 发射电路 | 第37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8-45页 |
| 4.1 DSP开发所需要的工具以及开发平台的搭建 | 第38页 |
| 4.2 系统流程图 | 第38-41页 |
| 4.3 检测工艺流程程序 | 第41-44页 |
| 4.3.1 气瓶检测具体流程详述 | 第41页 |
| 4.3.2 检测流程程序设计 | 第41-4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车用CNG气瓶无损探伤工艺 | 第45-51页 |
| 5.1 CNG气瓶无损探伤标准依据 | 第45-46页 |
| 5.2 CNG气瓶无损探伤准备工作及其主要过程 | 第46-48页 |
| 5.2.1 CNG气瓶无损探伤试样及其尺寸 | 第46页 |
| 5.2.2 CNG气瓶无损探伤参数要求 | 第46页 |
| 5.2.3 CNG气瓶无损探伤主要过程 | 第46-48页 |
| 5.2.4 CNG气瓶无损探伤结果的评定 | 第48页 |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8-5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