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失衡背景下政策规则及宏观动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1.3 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4页 |
2.1 外部失衡:贸易及全球经济失衡 | 第17-20页 |
2.2 内部失衡:高储蓄和低消费 | 第20-26页 |
2.2.1 中国低消费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2.2.2 高储蓄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2.3 汇率对贸易、就业的影响 | 第26-30页 |
2.3.1 汇率对贸易的影响 | 第26-28页 |
2.3.2 汇率对就业的影响 | 第28-30页 |
2.4 全球化背景下的稳定政策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汇率调整与厂商行为:微观视角 | 第34-46页 |
3.1 出口市场竞争与均衡 | 第34-35页 |
3.2 汇率对市场份额、加成率及利润的影响 | 第35-39页 |
3.3 模型的扩展 | 第39-44页 |
3.3.1 竞争模式 | 第39-41页 |
3.3.2 异质性厂商及其进入、退出 | 第41-43页 |
3.3.3 国际产业链中的本国价值比率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汇率调整与总产出行为:宏观视角 | 第46-65页 |
4.1 模型设定 | 第46-47页 |
4.1.1 消费者及政府行为 | 第46-47页 |
4.1.2 生产及出口 | 第47页 |
4.1.3 工资设定 | 第47页 |
4.2 均衡与政策调节 | 第47-58页 |
4.2.1 总供给曲线 | 第48-49页 |
4.2.2 总需求及贸易余额 | 第49-50页 |
4.2.3 短期均衡与外部失衡 | 第50-55页 |
4.2.4 长期均衡与内部失衡 | 第55-58页 |
4.3 模型的扩展 | 第58-62页 |
4.3.1 资本积累 | 第58-60页 |
4.3.2 预期及工资调整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五章 货币规则、汇率规则与宏观经济的动态学 | 第65-89页 |
5.1 资本非完美流动下的单部门经济 | 第66-78页 |
5.1.1 代理人的行为 | 第67-70页 |
5.1.2 动态学与政策干预 | 第70-78页 |
5.2 资本非完全流动下的两部门经济 | 第78-86页 |
5.2.1 代理人的行为 | 第78-81页 |
5.2.2 动态学及稳态 | 第81-84页 |
5.2.3 政策与过渡动态 | 第84-8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第六章 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就业的影响:中国经验 | 第89-115页 |
6.1 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 第90-97页 |
6.1.1 模型设定及检验假说 | 第90-91页 |
6.1.2 数据来源及计量方法 | 第91-92页 |
6.1.3 实证分析 | 第92-94页 |
6.1.4 实证结果评价 | 第94-97页 |
6.2 汇率变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 | 第97-115页 |
6.2.1 计量模型设定的理论基础 | 第97-100页 |
6.2.2 变量描述及检验假说 | 第100-108页 |
6.2.3 实证分析 | 第108-114页 |
6.2.4 实证结果评价 | 第114-11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7页 |
后记 | 第127-128页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