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框架与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因特网测量和分析相关技术 | 第14-28页 |
2.1 Traceroute机制 | 第14-16页 |
2.1.1 Traceroute探测原理 | 第14-15页 |
2.1.2 负载均衡及Paris-traceroute | 第15-16页 |
2.2 IP别名解析技术 | 第16-22页 |
2.2.1 Mercator | 第17页 |
2.2.2 Ally | 第17-19页 |
2.2.3 APAR | 第19-21页 |
2.2.4 KAPAR | 第21-22页 |
2.3 网络拓扑模型 | 第22-27页 |
2.3.1 随机图模型 | 第23页 |
2.3.2 层次模型 | 第23-24页 |
2.3.3 幂指模型 | 第24-25页 |
2.3.4 HOT模型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具有容错能力的IP别名解析算法 | 第28-44页 |
3.1 Graph-based IP别名解析原理 | 第28-30页 |
3.2 Graph-based技术缺陷 | 第30-33页 |
3.2.1 累积误差 | 第30-32页 |
3.2.2 单路由完整度 | 第32-33页 |
3.3 改进设计方案FTAR | 第33-37页 |
3.3.1 累积误差的消除 | 第33-35页 |
3.3.2 解析完整度的提高 | 第35-36页 |
3.3.3 代码实现 | 第36-37页 |
3.4 方案性能分析 | 第37-43页 |
3.4.1 精确度 | 第37-41页 |
3.4.2 完整度 | 第41-43页 |
3.5 本章内容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路由级拓扑构建及拓扑预测 | 第44-66页 |
4.1 链路权重估算 | 第44-48页 |
4.2 网络拓扑度量指标 | 第48-51页 |
4.2.1 节点度分布 | 第48页 |
4.2.2 介数 | 第48-49页 |
4.2.3 核数 | 第49-50页 |
4.2.4 聚类系数 | 第50页 |
4.2.5 平均路径长度 | 第50-51页 |
4.3 任意两点间路由路径预测 | 第51-55页 |
4.3.1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在已知拓扑图中 | 第51-52页 |
4.3.2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不全在已知拓扑图中 | 第52-54页 |
4.3.3 代码实现 | 第54-55页 |
4.4 最优拟合路径选取 | 第55-59页 |
4.4.1 路由器层次划分 | 第55-57页 |
4.4.2 设计优化准则对路由路径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3 预测路径选取准则 | 第58-59页 |
4.5 方案性能分析 | 第59-65页 |
4.5.1 拓扑相似度 | 第59-62页 |
4.5.2 性能相似度 | 第62-65页 |
4.6 本章内容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6-68页 |
5.1 本课题工作总结 | 第66页 |
5.2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