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氧化石墨烯简述 | 第12-19页 |
1.1.1 GO的结构和性质 | 第12-15页 |
1.1.2 GO的研究历史和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1.1.3 GO的抗菌性和细胞毒性 | 第16-18页 |
1.1.4 GO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 多肽简述 | 第19-20页 |
1.2.1 RGD多肽 | 第19-20页 |
1.2.2 抗菌多肽(AMP) | 第20页 |
1.3 点击化学 | 第20-22页 |
1.3.1 点击化学定义及特征 | 第20-21页 |
1.3.2 CUAAC反应 | 第21页 |
1.3.3 点击化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 静电纺丝技术 | 第22-24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炔基化 | 第26-41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33页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9页 |
2.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6-27页 |
2.2.1.2 实验仪器 | 第27-29页 |
2.2.2 材料制备 | 第29-30页 |
2.2.2.1 GO的制备 | 第29页 |
2.2.2.2 炔基化GO(Al GO)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3 理化性能测试表征 | 第30页 |
2.2.3.1 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 | 第30页 |
2.2.3.2 拉曼光谱(Raman) | 第30页 |
2.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0页 |
2.2.3.4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30页 |
2.2.4 GO的生物学性能表征 | 第30-33页 |
2.2.4.1 GO的抗菌性能表征 | 第30-31页 |
2.2.4.2 GO的细胞毒性表征 | 第31-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2.3.1 FTIR分析 | 第33-34页 |
2.3.2 Raman分析 | 第34-35页 |
2.3.3 XPS分析 | 第35-37页 |
2.3.4 AFM分析 | 第37-38页 |
2.3.5 GO抗菌性能评价 | 第38-39页 |
2.3.6 GO细胞毒性评价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通过点击反应接枝多肽及其性能表征 | 第41-56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2-44页 |
3.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2-43页 |
3.2.1.2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3.2.2 材料制备 | 第44-45页 |
3.2.2.1 GO点击接枝RGD多肽(GO-c-RGD)材料的制备 | 第44-45页 |
3.2.2.2 GO点击接枝AMP(GO-c-AMP)材料的制备 | 第45页 |
3.2.3 理化性能测试表征 | 第45-46页 |
3.2.3.1 FTIR测试 | 第45页 |
3.2.3.2 Raman测试 | 第45页 |
3.2.3.3 XPS测试 | 第45页 |
3.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第45-46页 |
3.2.4 生物学性能表征 | 第46页 |
3.2.4.1 GO-c-AMP的抗菌性能表征 | 第46页 |
3.2.4.2 GO-c-RGD的细胞毒性表征 | 第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3.3.1 FTIR分析 | 第46-47页 |
3.3.2 Raman分析 | 第47-49页 |
3.3.3 XPS分析 | 第49-51页 |
3.3.4 TEM分析 | 第51-52页 |
3.3.5 GO-c-AMP抗菌性能评价 | 第52-53页 |
3.3.6 GO-c-RGD细胞毒性评价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聚己内酯/点击接枝抗菌多肽的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研究 | 第56-68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60页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6-58页 |
4.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6-57页 |
4.2.1.2 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4.2.2 PCL/GO–c–AMP复合纤维膜材料制备 | 第58-59页 |
4.2.3 理化性能测试表征 | 第59-60页 |
4.2.3.1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测试 | 第59页 |
4.2.3.2 Raman测试 | 第59页 |
4.2.3.3 热分析测试 | 第59页 |
4.2.3.4 力学测试 | 第59页 |
4.2.3.5 SEM测试 | 第59-60页 |
4.2.3.6 TEM测试 | 第60页 |
4.2.4 生物学性能表征 | 第60页 |
4.2.4.1 PCL/GO–c–AMP复合纤维膜的抗菌性能表征 | 第60页 |
4.2.4.2 PCL/GO–c–AMP复合纤维膜的细胞毒性表征 | 第6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4.3.1 ATR分析 | 第60-61页 |
4.3.2 Raman分析 | 第61-62页 |
4.3.3 热分析 | 第62-63页 |
4.3.4 力学性能分析 | 第63页 |
4.3.5 SEM分析 | 第63-64页 |
4.3.6 TEM分析 | 第64页 |
4.3.7 PCL/GO–c–AMP复合纤维膜的抗菌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4.3.8 PCL/GO–c–AMP复合纤维膜的细胞毒性分析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