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散文、杂著论文--古代(~1840年)论文

唐代小品文研究--兼论其在高丽朝的传播与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研究范围和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唐代小品文概述第17-24页
    2.1 小品文概念演变第17-20页
    2.2 唐代小品文创作概况第20-24页
第三章 唐代小品文分类与内容解析第24-44页
    3.1 小品文分类第24-32页
        3.1.1 应用性小品文第24-30页
        3.1.2 文学性小品文第30-32页
    3.2 小品文内容解析第32-44页
        3.2.1 慨叹人生遭际第32-36页
        3.2.2 批判社会现实第36-38页
        3.2.3 赞美自然风光第38-39页
        3.2.4 抒发高洁志向第39-41页
        3.2.5 讴歌人间情谊第41-44页
第四章 唐代小品文的艺术特色第44-54页
    4.1 表现手法第44-47页
        4.1.1 寓情于景第44-45页
        4.1.2 托物言志第45页
        4.1.3 借喻讽刺第45-46页
        4.1.4 借古抒怀第46-47页
    4.2 语言特征第47-49页
        4.2.1 朴素真挚第47-48页
        4.2.2 激切犀利第48页
        4.2.3 清丽自然第48-49页
    4.3 艺术风格第49-54页
        4.3.1 缠绵凄怆第50-51页
        4.3.2 沉郁激愤第51-52页
        4.3.3 冲和淡泊第52-54页
第五章 唐代小品文在高丽朝的传播与影响第54-68页
    5.1 唐代小品文在高丽朝的传播与接受第54-57页
        5.1.1 唐代小品文在高丽朝的传播第54-56页
        5.1.2 高丽朝文人对唐代小品文的接受第56-57页
    5.2 唐代小品文对高丽朝文学的影响第57-62页
        5.2.1 体裁形式第57-59页
        5.2.2 思想内容第59-62页
    5.3 艺术特色第62-68页
        5.3.1 语言特征第63-65页
        5.3.2 表现手法第65-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A (唐代小品文篇目表)第74-81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T图像中的延时期肝血管分类方法
下一篇:黄连素对福美双诱导的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