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7页 |
1.1. 离子液体 | 第15-19页 |
1.1.1 离子液体概述 | 第15-16页 |
1.1.2 离子液体的性质 | 第16-17页 |
1.1.3 离子液体的分类 | 第17-18页 |
1.1.4 离子液体中的酶催化反应 | 第18-19页 |
1.2 微乳液 | 第19-22页 |
1.2.1 微乳液概述 | 第19-20页 |
1.2.2 表面活性剂 | 第20-22页 |
1.2.3 反胶束中的酶催化 | 第22页 |
1.3 二元离子液体 | 第22-25页 |
1.3.1 二元离子液体的概念 | 第22-23页 |
1.3.2 二元离子液体的性质 | 第23-24页 |
1.3.3 二元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 酶性质简介 | 第25-27页 |
1.4.1 脂肪酶简介 | 第25-26页 |
1.4.2 辣根过氧化物酶简介 | 第26-27页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1.5.1 立题依据 | 第27-2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6 参考文献 | 第29-37页 |
第二章 反胶束中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头基对界面激活酶催化活力的影响 | 第37-57页 |
2.1 引言 | 第37-3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2.2.1 试剂 | 第38-39页 |
2.2.2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9页 |
2.2.3 相图绘制 | 第39-40页 |
2.2.4 微乳液电导率的测定 | 第40页 |
2.2.5 微乳液的配制 | 第40页 |
2.2.6 酶活力的测定 | 第40-41页 |
2.2.7 荧光光谱测定 | 第4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2.3.1 表面张力 | 第41-42页 |
2.3.2 相图 | 第42-44页 |
2.3.3 微乳液电导率分区 | 第44-45页 |
2.3.4 缓冲液pH对脂肪酶催化活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2.3.5 正己醇含量对脂肪酶催化活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2.3.6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头基对脂肪酶催化活力的影响 | 第47-49页 |
2.3.7 荧光光谱 | 第49-50页 |
2.3.8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头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活力的影响 | 第50-52页 |
2.4 结论 | 第52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第三章 二元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脂肪酶催化活力的影响 | 第57-78页 |
3.1 引言 | 第57-5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3.2.1 试剂 | 第58-59页 |
3.2.2 二元离子液体亲水性表征 | 第59页 |
3.2.3 二元离子液体极性表征 | 第59页 |
3.2.4 二元离子液体中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 第59-60页 |
3.2.5 脂肪酶的荧光标记 | 第60页 |
3.2.6 标记脂肪酶的荧光光谱测定 | 第60-61页 |
3.2.7 二元离子液体中脂肪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61页 |
3.2.8 红外光谱测试 | 第61页 |
3.2.9 二元离子液体中脂肪酶的稳定性 | 第6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3页 |
3.3.1 二元离子液体的亲水性 | 第61-63页 |
3.3.2 二元离子液体的极性 | 第63-64页 |
3.3.3 二元离子液体中脂肪酶的活性 | 第64-65页 |
3.3.4 二元离子液体对脂肪酶构象及底物水的影响 | 第65-71页 |
3.3.5 二元离子液体中脂肪酶的稳定性 | 第71-73页 |
3.4 结论 | 第73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