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实验研究 | 第13-47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3-25页 |
1.1.1 主要仪器 | 第13-14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1.1.3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5-16页 |
1.1.4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6页 |
1.1.5 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行为学检测 | 第16-17页 |
1.1.6 给药方法 | 第17-18页 |
1.1.7 微量酶标法检测GSH、GSH-Px、SOD、MDA的含量 | 第18-22页 |
1.1.8 免疫组化法检测Beclin1、LC3 | 第22-23页 |
1.1.9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eclin1、LC3 | 第23-25页 |
1.1.10 统计学分析 | 第25页 |
1.2 结果 | 第25-36页 |
1.2.1 各组大鼠行为学测试结果 | 第25-26页 |
1.2.2 各组大鼠黑质GSH、GSH-Px、SOD、MDA含量的检测结果 | 第26-30页 |
1.2.3 各组大鼠黑质Beclin1检测结果 | 第30-33页 |
1.2.4 各组大鼠黑质LC3检测结果 | 第33-36页 |
1.3 讨论 | 第36-42页 |
1.3.1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36-38页 |
1.3.2 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 | 第38-40页 |
1.3.3 自噬与帕金森病 | 第40-42页 |
1.4 结论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第2章 综述 氧化应激及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 第47-57页 |
2.1 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 第47-50页 |
2.1.1 氧化应激的概念 | 第47页 |
2.1.2 氧化应激的反应标志物 | 第47-49页 |
2.1.3 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 | 第49-50页 |
2.2 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 第50-54页 |
2.2.1 自噬的概念 | 第50页 |
2.2.2 自噬的分类 | 第50-51页 |
2.2.3 自噬的分子机制 | 第51-52页 |
2.2.4 自噬的检测方法 | 第52-53页 |
2.2.5 自噬与帕金森病 | 第53-54页 |
2.3 总结与展望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导师简介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