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元件、组件论文--微波传输控制元件论文--耦合器、定向耦合器论文

利用表面全息法对光波的控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8页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 表面等离子体第9-13页
        1.2.1 表面等离子体的研究历史第9-10页
        1.2.2 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第10-13页
    1.3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第13-14页
    1.4 表面等离子体与光波的耦合第14-15页
    1.5 表面等离子在面内的控制第15-16页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6-18页
        1.6.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6.2 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表面电磁波全息第18-29页
    2.1 凹槽对表面等离子体的影响第18-19页
    2.2 表面电磁波全息理论第19-22页
    2.3 近场聚焦第22-23页
    2.4 全息透镜第23-25页
    2.5 表面等离子体的面内控制第25-29页
        2.5.1 表面等离子体的单点汇聚第25-26页
        2.5.2 复杂波面的等离子体聚焦第26-27页
        2.5.3 表面等离子体的波分互用第27-29页
第三章 空间自由光与双线波导的耦合以及模式的激发第29-36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利用表面全息法聚焦空间自由光第29-31页
    3.3 两点的聚焦以及相位的控制第31-32页
    3.4 结构模型第32页
    3.5 模拟结果第32-34页
    3.6 结构参数对耦合效率的影响第34-35页
    3.7 总结第35-36页
第四章 激发双线波导中的对称和反对称等离子体波导模式的新型耦合器第36-43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利用表面全息法聚焦平面波第36-38页
    4.3 结构模型第38-39页
    4.4 模拟结果第39-40页
    4.5 结构参数的优化第40-42页
    4.6 总结第42-4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3-45页
    5.1 总结第43-44页
    5.2 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成品油库存管理研究
下一篇: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以山东省无棣县棣丰街道办事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