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2 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 第12-17页 |
1.2.1 风力机运行特性 | 第12-14页 |
1.2.2 双馈发电机的特点 | 第14-15页 |
1.2.3 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 | 第15-17页 |
1.3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1 风力发电机组传动机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风力发电传动系统多质量模型研究 | 第20-29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传动系统结构 | 第20页 |
2.3 传动系统单质量模型分析 | 第20-21页 |
2.4 传动系统两质量模型分析 | 第21-26页 |
2.4.1 两质量传动系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2.4.2 两质量传动系机械暂态特性 | 第22-26页 |
2.5 传动系统三质量模型分析 | 第26-27页 |
2.6 传动系统模型的比较 | 第27-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模型 | 第29-36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9-35页 |
3.2.1 双馈发电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3.2.2 坐标变换 | 第32-33页 |
3.2.3 标幺值 | 第33-34页 |
3.2.4 双馈风力发电机在dq坐标下的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双馈风力发电机电压跌落瞬态特性研究 | 第36-46页 |
4.1 引言 | 第36-37页 |
4.2 双馈电机在电压跌落故障下的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4.3 双馈电机在电压跌落故障下瞬态特性研究 | 第38-45页 |
4.3.1 双馈电机在电压跌落下电流瞬态特性研究 | 第38-43页 |
4.3.2 双馈电机在电压跌落下电磁转矩瞬态特性研究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及分析 | 第46-64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仿真模型 | 第46-51页 |
5.2.1 风力发电机组两质量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46-47页 |
5.2.2 风力发电机组三质量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47页 |
5.2.3 风力机仿真模型 | 第47-48页 |
5.2.4 双馈电机仿真模型 | 第48-51页 |
5.2.5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 | 第51页 |
5.3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51-63页 |
5.3.1 两质量传动系统暂态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51-57页 |
5.3.2 三质量传动系统暂态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57-59页 |
5.3.3 双馈电机电压跌落的仿真分析 | 第59-61页 |
5.3.4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61-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加项目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