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全生育期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中英文对照词第8-9页
1 前言第9-14页
    1.1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第9-10页
    1.2 水稻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应用第10-12页
    1.3 节水灌溉技术对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第12-13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4-18页
    2.1 供试材料与栽培概况第14页
    2.2 处理设置第14页
    2.3 取样与测定第14-17页
        2.3.1 灌溉水量第14页
        2.3.2 地上部干物重第14-15页
        2.3.3 茎蘖消长动态第15页
        2.3.4 根干重第15页
        2.3.5 根系氧化力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第15页
        2.3.6 叶片叶绿素含量第15页
        2.3.7 叶片光合速率第15-16页
        2.3.8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第16页
        2.3.9 土壤pH值第16页
        2.3.10 土壤养分含量第16页
        2.3.11 土壤酶活性第16-17页
        2.3.12 土壤微生物量第17页
        2.3.13 考种与计产第17页
    2.4 数据分析第17-1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8-32页
    3.1 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18-20页
        3.1.1 产量及构成因素第18-19页
        3.1.2 地上部干物重第19页
        3.1.3 灌溉水用量及其利用率第19-20页
    3.2 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对叶片SPAD值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第20-22页
        3.2.1 顶部全展叶SPAD值第20页
        3.2.2 叶片光合特性第20-22页
    3.3 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第22-24页
        3.3.1 根干重和根冠比第22-23页
        3.3.2 根系氧化力和Z+ZR含量第23-24页
    3.4 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第24-29页
        3.4.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第24-25页
        3.4.2 土壤pH值第25页
        3.4.3 土壤养分含量第25-27页
        3.4.4 土壤酶活性第27-28页
        3.4.5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第28-29页
    3.5 水稻根系主要性状、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产量的相关第29-30页
    3.6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速效养分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相关第30-32页
4 讨论与结论第32-35页
    4.1 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影响第32页
    4.2 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分析第32-33页
    4.3 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对稻田土壤性状的影响第33-34页
    4.4 主要结论第34-35页
5 创新点及主要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5.1 创新点第35页
    5.2 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OCL的应用场景到状态图的自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