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矫形学论文--牙科材料学论文

双层全瓷固定桥力学性能与结构优化

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4页
    1.1 引言第18页
    1.2 全瓷固定桥材料与制作工艺第18-23页
        1.2.1 全瓷固定桥第18-21页
        1.2.2 全瓷固定桥材料及其性能第21-22页
        1.2.3 全瓷固定桥的制作工艺第22-23页
    1.3 全瓷固定桥界面性能研究现状第23-26页
        1.3.1 界面结合性能研究现状第23-24页
        1.3.2 界面断裂力学方法第24-26页
    1.4 全瓷固定桥应力分析与结构优化研究现状第26-31页
        1.4.1 固定桥应力分析研究现状第26-28页
        1.4.2 固定桥残余应力研究现状第28-29页
        1.4.3 固定桥结构优化研究现状第29-30页
        1.4.4 响应曲面法第30-31页
    1.5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第31-34页
        1.5.1 课题提出第31-32页
        1.5.2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5.3 论文总体框架第33-34页
第二章 底瓷/饰瓷双层梁结构应力分析第34-50页
    2.1 引言第34-35页
    2.2 底瓷、饰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第35-37页
        2.2.1 研究所用材料第35页
        2.2.2 弯曲强度、弹性模量测试第35-37页
    2.3 双层梁应力分布模型第37-43页
        2.3.1 饰瓷烧结过程第37-38页
        2.3.2 残余应力分布模型第38-40页
        2.3.3 弯曲应力分布模型第40-42页
        2.3.4 双层梁理论断裂载荷计算第42-43页
    2.4 双层梁有限元分析第43-44页
    2.5 双层梁三点弯曲实验与应力分布模型验证第44-48页
        2.5.1 三点弯曲实验第44页
        2.5.2 实验结果与模型验证第44-48页
    2.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 底瓷/饰瓷界面断裂力学性能研究第50-82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界面裂纹的奇异应力场第51-52页
    3.3 界面断裂力学参数第52-55页
        3.3.1 能量释放率第52-54页
        3.3.2 应力强度因子与相位角第54-55页
    3.4 底瓷表面处理对底瓷/饰瓷界面断裂韧性的影响第55-64页
        3.4.1 四点弯曲界面断裂实验第56-58页
        3.4.2 界面断裂韧性计算第58页
        3.4.3 结果与讨论第58-64页
    3.5 疲劳加载对界面断裂韧性的影响第64-65页
        3.5.1 实验方法第64页
        3.5.2 结果与分析第64-65页
    3.6 底瓷/饰瓷界面混合模态断裂性能研究第65-79页
        3.6.1 界面斜切口三点弯曲试样第65-69页
        3.6.2 界面断裂力学参数及T应力计算第69页
        3.6.3 偏折断裂准则第69-71页
        3.6.4 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中系数的求解第71-74页
        3.6.5 饰瓷断裂韧性实验第74页
        3.6.6 结果与讨论第74-79页
    3.7 本章小结第79-82页
第四章 固定桥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应力分析第82-100页
    4.1 引言第82页
    4.2 固定桥三维模型重构及有限元模型建立第82-86页
    4.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第86-89页
        4.3.1 电测应力实验第86-87页
        4.3.2 实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第87-89页
    4.4 固定桥静力分析第89-91页
    4.5 固定桥残余应力分析第91-98页
    4.6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五章 固定桥结构优化设计第100-114页
    5.1 引言第100页
    5.2 结构优化模型与固定桥试验设计第100-110页
        5.2.1 结构优化模型第100-105页
        5.2.2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与有限元仿真第105-107页
        5.2.3 响应曲面结果分析第107-110页
    5.3 优化计算第110-112页
        5.3.1 最优结果确定第110页
        5.3.2 优化结果验证第110-112页
    5.4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4-117页
    6.1 作总结第114-116页
    6.2 创新点第116页
    6.3 研究展望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5页
附录 位移外推法求应力强度因子和相位角部分命令流第125-12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已发表的英文论文第132-15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多主体交互的分布式电源补贴机制研究
下一篇:关中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