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负压系统真空吸着回路结露条件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1.2 气动正压系统结露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1.2.1 气动正压系统结露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2 内部结露的预防措施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气动系统内部结露的理论分析 | 第12-16页 |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2 气动正负压交变管路的数学模型 | 第17-26页 |
| 2.1 管路的数学模型及求解 | 第17-21页 |
| 2.1.1 管路的数学模型 | 第17页 |
| 2.1.2 管路模型的求解 | 第17-21页 |
| 2.2 管路相对湿度的计算 | 第21-24页 |
| 2.3 模型的计算结果 | 第24-2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真空吸着回路结露实验系统的研制 | 第26-39页 |
| 3.1 真空吸着回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 3.2 实验的基本要求 | 第27-28页 |
| 3.3 实验系统结构及原理 | 第28-31页 |
| 3.3.1 PLC控制的气动回路及工作原理 | 第28-30页 |
| 3.3.2 湿度发生回路 | 第30-31页 |
| 3.4 温湿度动态采集装置的设计 | 第31-38页 |
| 3.4.1 温湿度采集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32-35页 |
| 3.4.2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5-37页 |
| 3.4.3 装置的调试与测试 | 第37页 |
| 3.4.4 温湿度采集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真空吸着回路结露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51页 |
| 4.1 实验数据编号说明 | 第39页 |
| 4.2 压力波形和结露状况照片 | 第39-42页 |
| 4.3 影响结露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 第42-50页 |
| 4.3.1 配管长度和内径的影响 | 第42-45页 |
| 4.3.2 破坏空气露点的影响 | 第45-47页 |
| 4.3.3 破坏空气压力和真空压力的影响 | 第47-49页 |
| 4.3.4 各实验因素的影响程度 | 第49-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真空吸着回路结露的判别和预防 | 第51-55页 |
| 5.1 真空吸着回路结露的判别方法 | 第51-54页 |
| 5.2 真空吸着回路结露的预防措施 | 第54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