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5页 |
| 1.1 地震应力触发 | 第11-18页 |
| 1.1.1 静态应力触发 | 第12-16页 |
| 1.1.2 动态应力触发 | 第16-18页 |
| 1.2 库仑应力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18-21页 |
| 1.3 应力触发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第22-25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1.4.2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 1.4.3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理论背景:静态库仑应力变化与流-固耦合作用 | 第25-33页 |
| 2.1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 第25-28页 |
| 2.1.1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定义 | 第25-27页 |
| 2.1.2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计算 | 第27-28页 |
| 2.2 流-固耦合作用 | 第28-33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第33-41页 |
| 3.1 断层位错及物性参数设置 | 第33-34页 |
| 3.2 走滑型地震 | 第34-36页 |
| 3.3 逆冲地震 | 第36-38页 |
| 3.4 正断层地震 | 第38-41页 |
| 第四章 同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的计算 | 第41-53页 |
| 4.1 走滑型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 | 第41-43页 |
| 4.2 逆冲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 | 第43-46页 |
| 4.3 正断层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 | 第46-50页 |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50-53页 |
| 第五章 震后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的演化 | 第53-83页 |
| 5.1 流体迁移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时空演化 | 第53-67页 |
| 5.1.1 走滑型地震震后库仑应力变化的时空演化 | 第53-57页 |
| 5.1.2 逆冲地震震后库仑应力变化的时空演化 | 第57-62页 |
| 5.1.3 正断层地震震后库仑应力变化的时空演化 | 第62-67页 |
| 5.2 震后余滑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时空演化 | 第67-79页 |
| 5.2.1 走滑型地震震后余滑 | 第68-72页 |
| 5.2.2 逆冲地震震后余滑 | 第72-76页 |
| 5.2.3 正断层地震震后余滑 | 第76-79页 |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79-83页 |
| 第六章 2013年芦山Ms7.0 地震的应力触发研究 | 第83-97页 |
| 6.1 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的触发作用 | 第85-86页 |
| 6.2 芦山地震对其余震的影响 | 第86-94页 |
| 6.2.1 余震序列重定位 | 第86-90页 |
| 6.2.2 静态库仑应力变化计算 | 第90-94页 |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94-97页 |
| 第七章 摩擦系数引起的触发效果矛盾及其解决 | 第97-101页 |
| 7.1 摩擦系数变化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 | 第98-99页 |
| 7.2 同震位错的库仑应力变化 | 第99页 |
| 7.3 讨论与结论 | 第99-101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01-105页 |
| 8.1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101-102页 |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2-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27页 |
| 致谢 | 第127-129页 |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