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

川木通及常用习用品的生药学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川木通概述第13-15页
        1.2.1 川木通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川木通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14页
        1.2.3 川木通的资源分布第14-15页
        1.2.4 川木通市场流通品种第15页
    1.3 铁线莲属植物概述第15-18页
        1.3.1 铁线莲属植物分类分布情况第15页
        1.3.2 铁线莲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3 铁线莲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18-19页
        1.4.1 研究目的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页
        1.4.3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5 课题来源第19-20页
第2章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的生药学鉴别第20-37页
    2.1 本草及文献考证第20-21页
    2.2 药材性状第21-26页
        2.2.1 药材来源第21-23页
        2.2.2 药材性状描述第23-25页
        2.2.3 对前人工作总结第25-26页
    2.3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显微鉴别第26-32页
        2.3.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第26页
        2.3.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2.3.3 实验结果第27-32页
        2.3.4 小结第32页
    2.4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粉末鉴别第32-37页
        2.4.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第32页
        2.4.2 实验方法第32页
        2.4.3 实验结果第32-36页
        2.4.4 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定性定量鉴别第37-50页
    3.1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的薄层色谱鉴别第37-41页
        3.1.1 实验仪器、试药及材料第37页
        3.1.2 川木通薄层色谱条件建立第37-40页
        3.1.3 小结第40-41页
    3.2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水分、灰分测定第41-45页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1页
        3.2.2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水分测定第41-43页
        3.2.3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总灰分测定第43-45页
    3.3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浸出物测定第45-48页
        3.3.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第45页
        3.3.2 提取方法考察第45-46页
        3.3.3 提取溶剂考察第46页
        3.3.4 样品浸出物测定第46-48页
    3.4 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基于DNA条形码的川木通鉴别研究第50-58页
    4.1 实验仪器、试剂与药材第50页
        4.1.1 实验仪器第50页
        4.1.2 实验试剂第50页
        4.1.3 实验药材第50页
    4.2 实验方法第50-51页
        4.2.1 DNA提取第50页
        4.2.2 PCR扩增第50-51页
        4.2.3 PCR产物纯化及序列测定第51页
        4.2.4 DNA序列数据分析第51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51-57页
        4.3.1 PCR结果第51-52页
        4.3.2 序列分析第52-54页
        4.3.3 K2P遗传距离分析第54页
        4.3.4 NJ树分析第54-56页
        4.3.5 二级结构预测第56-57页
    4.4 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川木通HPLC特征图谱研究第58-74页
    5.1 实验仪器、试剂与药材第58页
        5.1.1 实验仪器第58页
        5.1.2 实验试剂第58页
        5.1.3 实验药材第58页
    5.2 色谱条件的选择第58-62页
        5.2.1 梯度程序及流速的选择第58-60页
        5.2.2 检测波长考察第60-61页
        5.2.3 色谱柱的选择第61-62页
        5.2.4 最终色谱条件确定第62页
        5.2.5 参照物的选择第62页
    5.3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62-64页
        5.3.1 提取方法考察第62-63页
        5.3.2 提取溶剂考察第63-64页
        5.3.3 供试品制备方法确定第64页
    5.4 方法学验证第64-66页
        5.4.1 精密度考察第64-65页
        5.4.2 重现性考察第65页
        5.4.3 稳定性考察第65-66页
    5.5 川木通特征图谱的测定第66-69页
        5.5.1 小木通特征图谱第66-68页
        5.5.2 绣球藤特征图谱第68-69页
        5.5.3 小木通、绣球藤共有峰分析第69页
    5.6 川木通与其习用品种比较研究第69-73页
        5.6.1 共有峰比较第69-72页
        5.6.2 相似度比较第72-73页
    5.7 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川木通与习用品的利尿作用研究第74-78页
    6.1 实验器材、试药及动物第74页
        6.1.1 实验器材第74页
        6.1.2 试药第74页
        6.1.3 动物第74页
    6.2 实验方法第74-77页
        6.2.1 供试药物制备第74页
        6.2.2 小鼠代谢笼设置第74-75页
        6.2.3 实验设置第75页
        6.2.4 实验结果第75-77页
    6.3 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数词受限的“数量名”结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博弈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分配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