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农田生态沟渠对稻田降雨径流氮磷的去除实验与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农田降雨径流氮、磷生态拦截技术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生态沟渠脱氮除磷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生态沟渠脱氮除磷模型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4 水质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二章 农田生态沟渠的设计与建设第19-33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0页
    2.2 农田生态沟渠渠体设计与构建第20-22页
        2.2.1 设计原则及规范第20页
        2.2.2 农田生态沟渠的设计与构建第20-22页
    2.3 农田生态沟渠植物筛选试验与种植第22-31页
        2.3.1 试验方案设计第23-24页
        2.3.2 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磷的净化效果第24-31页
        2.3.3 生态沟渠植物种植第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农田生态沟渠对降雨径流氮磷去除实验研究第33-41页
    3.0 试验设计第33-35页
    3.1 农田生态沟渠降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分布第35-36页
    3.2 生态沟渠对降雨径流氮磷截留去除能力第36-39页
        3.2.1 农田生态沟渠对降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的截留去除能力第36-37页
        3.2.2 农田生态沟渠对降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磷的截留去除能力第37-39页
    3.3 农田生态沟渠底泥氮、磷变化规律分析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农田生态沟渠对径流氮磷去除模拟研究第41-69页
    4.1 EFDC模型的原理第41-47页
        4.1.1 EFDC模型 σ 坐标变换第43-44页
        4.1.2 EFDC水动力模型基本方程第44-45页
        4.1.3 EFDC水动力模型方程离散求解第45页
        4.1.4 EFDC湍流闭合模型第45-46页
        4.1.5 EFDC水质模型基本原理第46-47页
    4.2 农田生态沟渠三维水质模型的建立第47-50页
        4.2.1 网格的剖分第47-48页
        4.2.2 模型边界条件确定第48-50页
    4.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参数率定第50-54页
        4.3.1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第50-53页
        4.3.2 模型参数率定第53-54页
    4.4 模型验证第54-60页
        4.4.1 生态沟渠水位、流速验证第54-55页
        4.4.2 生态沟渠水质指标验证第55-60页
    4.5 基于模型方程的生态沟渠径流氮磷迁移转化机理分析第60-68页
        4.5.1 生态沟渠降雨径流DO迁移转化机理分析第60-62页
        4.5.2 生态沟渠降雨径流NH_4~+-N迁移转化机理分析第62-64页
        4.5.3 生态沟渠降雨径流NO_3~--N迁移转化机理分析第64-66页
        4.5.4 生态沟渠降雨径流TP迁移转化机理分析第66-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2页
    5.1 主要结论第69-70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气压能冷能联合发电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水环境中不同粒径高岭土吸附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