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惠尔的现代宪法观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惠尔对宪法内涵的界定 | 第13-18页 |
(一) 惠尔的宪法定义 | 第13-14页 |
1. 广义的宪法 | 第13页 |
2. 狭义的宪法 | 第13-14页 |
3. 实质意义的宪法 | 第14页 |
(二) 惠尔的现代宪法之“现代”意蕴 | 第14-18页 |
1. 现代宪法与古代宪法、近代宪法的比较 | 第14-16页 |
2. 现代宪法应当规定的内容 | 第16-17页 |
3. 现代宪法的分类方式 | 第17-18页 |
二、惠尔的宪法权威观 | 第18-22页 |
(一) 宪法权威的实际考察 | 第18-19页 |
1. 美国宪法权威考察 | 第18-19页 |
2. 英国宪法权威考察 | 第19页 |
(二) 宪法权威性的体现 | 第19-22页 |
1. 宪法在法律上的权威 | 第19-20页 |
2. 宪法在道德上的权威 | 第20-21页 |
3. 宪法在政治上的权威 | 第21-22页 |
三、惠尔的宪法变迁观 | 第22-31页 |
(一) 宪法变迁的原因 | 第22-24页 |
1. 中央政府集权程度的增加 | 第22-23页 |
2. 政党制度 | 第23-24页 |
3. 人民对宪法的态度 | 第24页 |
(二) 宪法变迁的方式 | 第24-31页 |
1. 通过立法的方式变迁宪法 | 第25页 |
2. 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变迁宪法 | 第25-28页 |
3. 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变迁宪法 | 第28-30页 |
4. 通过宪法惯例的方式变迁宪法 | 第30-31页 |
四、惠尔的宪政与民主观 | 第31-35页 |
(一) 宪政的敌对力量 | 第31-32页 |
(二) 宪政与民主的关系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