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研究与发展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油气管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2.1.1 风险与危险 | 第15页 |
2.1.2 风险评价 | 第15-16页 |
2.1.3 风险管理 | 第16页 |
2.1.4 风险控制 | 第16页 |
2.2 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 第16-19页 |
2.2.1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分类与介绍 | 第16-17页 |
2.2.2 风险评价方法比较与选择 | 第17-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基于RBI的新建庆哈输油管道风险评价 | 第20-42页 |
3.1 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概述 | 第20-21页 |
3.2 RBI风险分析的基本技术原理 | 第21-22页 |
3.3 RBI方法定性与定量综述 | 第22-25页 |
3.3.1 RBI的定性方法 | 第23页 |
3.3.2 RBI的定量方法 | 第23-24页 |
3.3.3 半定量RBI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3.4 后果分析 | 第25-31页 |
3.4.1 确定代表流体及其特性 | 第25-26页 |
3.4.2 选择一组孔径 | 第26页 |
3.4.3 可泄放流体总量的估算 | 第26-27页 |
3.4.4 估算泄漏速率 | 第27-29页 |
3.4.5 确定泄放类型 | 第29页 |
3.4.6 确定流体最终相态 | 第29-30页 |
3.4.7 评价泄放后响应系统的作用 | 第30-31页 |
3.4.8 确定泄放后果 | 第31页 |
3.5 可能性分析 | 第31-33页 |
3.6 基于RBI的新建庆哈输油管道风险评价 | 第33-40页 |
3.6.1 管线背景及工艺概述 | 第33-34页 |
3.6.2 管线路由及周边自然环境 | 第34页 |
3.6.3 基于RBI方法的风险评价 | 第34-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于RiskScore的新建庆哈输油管道风险评价 | 第42-55页 |
4.1 庆哈输油管道新建管线高后果区识别 | 第42-44页 |
4.1.1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 第42-43页 |
4.1.2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结果及原因 | 第43-44页 |
4.2 庆哈输油管道新建管线风险评价 | 第44-47页 |
4.2.1 评价方法简述 | 第44-46页 |
4.2.2 评价流程 | 第46页 |
4.2.3 风险等级划分 | 第46-47页 |
4.3 庆哈输油管道新建管线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4.3.1 失效可能性分析 | 第47-49页 |
4.3.2 失效后果分析 | 第49-51页 |
4.3.3 风险结果 | 第51-53页 |
4.3.4 建议措施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新建庆哈输油管道第三方损坏失效分析 | 第55-70页 |
5.1 故障树分析方法 | 第55-62页 |
5.1.1 故障树分析法中的常见符号及其含义 | 第55-56页 |
5.1.2 故障树分析方法的相关基本概念 | 第56-57页 |
5.1.3 故障树分析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第57-60页 |
5.1.4 输油管道第三方损坏故障树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5.2 庆哈输油管道第三方损坏故障树分析 | 第62-69页 |
5.2.1 庆哈输油管道第三方损坏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 第62-63页 |
5.2.2 庆哈输油管道新建管线第三方损坏故障树的定量计算 | 第63-69页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9页 |
5.3 输油管道第三方损坏防治对策 | 第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