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二茂铁配体的合成与表征及α-芳硫基酯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9页
    1.1 二茂铁配体的概述第13-20页
        1.1.1 二茂铁骨架的特点第14页
        1.1.2 结构多样的二茂铁配体第14-16页
        1.1.3 二茂铁配体的研究历程第16-20页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腙或重氮化合物参与的偶联反应第20-34页
        1.2.1 钯催化的腙或重氮化合物参与的偶联反应第22-27页
        1.2.2 铜催化的腙参与的偶联反应第27-33页
        1.2.3 铑催化的重氮化合物参与的偶联反应第33-34页
        1.2.4 镍、钴催化的腙参与的偶联反应第34页
    1.3 无金属催化的腙参与的偶联反应第34-39页
第二章 铜催化的1,3-唑和二茂铁基腙的烷基化反应:一种新颖的合成二茂铁含N型配体的方法第39-76页
    2.1 引言第39-41页
    2.2 实验部分第41-75页
        2.2.1 实验仪器及反应试剂第41-44页
        2.2.2 产物表征手段第44页
        2.2.3 典型实验操作第44-45页
        2.2.4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5-57页
            2.2.4.1 1-取代二茂铁基腙与1,3-唑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5-52页
            2.2.4.2 1.1’-二取代二茂铁基腙与1,3-唑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2-57页
        2.2.5 底物拓展第57-61页
            2.2.5.1 1-取代二茂铁基腙与1,3-唑反应的底物拓展第57-59页
            2.2.5.2 1,1’-二取代二茂铁基腙与1,3-唑反应的底物拓展第59-61页
            2.2.5.3 二氯化钯(Ⅱ)配合物的制备第61页
        2.2.6 产物结构表征第61-75页
            2.2.6.1 单晶数据第61-64页
            2.2.6.2 核磁数据第64-75页
    2.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三章 无金属催化的硫酚和二茂铁基腙的还原偶联反应:一种新颖的合成二茂铁含S型配体的方法第76-101页
    3.1 引言第76-78页
    3.2 实验部分第78-100页
        3.2.1 实验仪器及反应试剂第78页
        3.2.2 产物表征手段第78-79页
        3.2.3 典型实验操作第79页
        3.2.4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79-82页
            3.2.4.1 硫酚与1-取代二茂铁基腙反应条件的优化第79-82页
            3.2.4.2 硫酚与1,1’-二取代二茂铁基腙反应条件的优化第82页
        3.2.5 底物拓展第82-86页
            3.2.5.1 硫酚与1-取代二茂铁基腙反应的底物拓展第82-84页
            3.2.5.2 硫酚与1,1’-二取代二茂铁基腙反应的底物拓展第84-86页
        3.2.6 产物结构表征第86-100页
            3.2.6.1 单晶数据第86-89页
            3.2.6.2 核磁数据第89-100页
    3.3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四章 无金属催化的苯甲醛衍生物与二茂铁基腙合成吖嗪的反应:一种新颖的合成二茂铁含N型配体的方法第101-134页
    4.1 引言第101-104页
    4.2 实验部分第104-133页
        4.2.1 实验仪器及反应试剂第104-105页
        4.2.2 产物表征手段第105页
        4.2.3 典型实验操作第105-106页
        4.2.4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06-109页
            4.2.4.1 醛与1-取代二茂铁基腙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06-109页
            4.2.4.2 醛与1,1’-二取代二茂铁基腙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09页
        4.2.5 底物拓展第109-114页
            4.2.5.1 醛与1-取代二茂铁基腙反应的底物拓展第109-112页
            4.2.5.2 醛与1,1’-二取代二茂铁基腙反应的底物拓展第112-114页
        4.2.6 产物结构表征第114-133页
            4.2.6.1 单晶数据第114-123页
            4.2.6.2 核磁数据第123-133页
    4.3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五章 硫酚和α-氨基酯的脱氨基偶联反应:一种合成α-芳硫基酯的新方法第134-147页
    5.1 引言第134-135页
    5.2 实验部分第135-146页
        5.2.1 实验仪器及反应试剂第135-136页
        5.2.2 产物表征手段第136页
        5.2.3 典型实验操作第136页
        5.2.4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36-139页
            5.2.4.1 硫酚衍生物与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36-138页
            5.2.4.2 硫酚衍生物与甘氨酸甲酯盐酸盐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38-139页
        5.2.5 底物拓展第139-142页
            5.2.5.1 硫酚衍生物与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反应的底物拓展第139-140页
            5.2.5.2 硫酚衍生物与α-氨基酯盐酸盐反应的底物拓展第140-142页
        5.2.6 产物结构表征第142-146页
    5.3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3页
附图第153-258页
致谢第258-2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59页

论文共2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HIV感染者/AIDS病人重性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中国乙肝防治马尔科夫模型构建及社区人群乙肝治疗策略成本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