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与脱贫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第11-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第14-15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贫困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第17-24页
    2.1 贫困相关概念界定第17-22页
        2.1.1 贫困第17-19页
        2.1.2 反贫困第19-20页
        2.1.3 精准扶贫第20-21页
        2.1.4 精准扶贫机制第21-22页
    2.2 选题研究理论基础第22-24页
        2.2.1 收入再分配理论第22页
        2.2.2 赋权理论第22页
        2.2.3 人力资本理论第22-24页
第三章 黔西北山区贫困与扶贫现状第24-39页
    3.1 黔西北山区贫困现状第24-30页
        3.1.1 黔西北山区概况第24-25页
        3.1.2 黔西北山区贫困类型第25-29页
        3.1.3 黔西北山区贫困特征第29-30页
    3.2 黔西北精准扶贫实践及其案例选择第30-35页
        3.2.1 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实践第30-31页
        3.2.2 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案例选择——基于三个贫困村的实践第31-35页
    3.3 黔西北山区扶贫效益评价第35-39页
        3.3.1 经济效益第36-37页
        3.3.2 社会效益第37-38页
        3.3.3 生态效益第38-39页
第四章 黔西北山区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9-45页
    4.1 贫困瞄准机制不合理第39页
        4.1.1 识别对象瞄准偏离第39页
        4.1.2 识别模式单一第39页
    4.2 精准帮扶模式带动乏力第39-40页
        4.2.1 产业扶贫选择单一化第40页
        4.2.2 集团帮扶效率低第40页
        4.2.3 金融扶贫驱动力不足第40页
    4.3 扶贫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第40-41页
        4.3.1 机构协调不畅第40-41页
        4.3.2 社会扶贫机构管理难度大第41页
        4.3.3 第三方保障缺位第41页
    4.4 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不健全第41-42页
        4.4.1 贫困人口赋权机制不健全第41-42页
        4.4.2 贫困人口参与决策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第42页
        4.4.3 贫困人口自身能力不足第42页
    4.5 扶贫制度建设不完善第42-43页
        4.5.1 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第42页
        4.5.2 区域公共财政制度的制约第42-43页
        4.5.3 区域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第43页
        4.5.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制约第43页
    4.6 贫困人口增收机制不稳定第43-45页
        4.6.1 贫困户增收渠道狭窄第43-44页
        4.6.2 贫困户增收缺乏风险预警第44-45页
第五章 黔西北山区精准扶贫机制构建对策建议第45-51页
    5.1 精准贫困人口瞄准,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第45-46页
        5.1.1 建立识别标准浮动机制,精准定位贫困人口第45页
        5.1.2 建立多元化识别模式第45-46页
    5.2 建立市场主导的多元化扶贫模式,变政府主导为参与第46页
        5.2.1 多元化产业扶贫模式第46页
        5.2.2 优化干部扶贫考核,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第46页
        5.2.3 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扶贫投入力度第46页
    5.3 强化帮扶协调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扶贫效率第46-47页
        5.3.1 强化政府协调机构建设,畅通机构协调渠道第47页
        5.3.2 强化企业组织构建,深化社会扶贫组织机构管理第47页
        5.3.3 强化社区组织构建,切实保障第三方力量到位第47页
    5.4 完善贫困人口参与机制,推动自主脱贫第47-48页
        5.4.1 拓宽贫困人口赋权渠道第48页
        5.4.2 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决策机制第48页
        5.4.3 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培训第48页
    5.5 强化精准脱贫制度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第48-50页
        5.5.1 优化区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第49页
        5.5.2 推进区域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第49页
        5.5.3 强化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第49页
        5.5.4 加快区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第49-50页
    5.6 建立大数据管理模式,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第50-51页
        5.6.1 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第50页
        5.6.2 建立精准扶贫预警机制,推动项目资金的大数据管理第50-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等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皮祖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脑损伤小鼠血管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机车修理信息统计和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