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系统动力学在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 | 第18-25页 |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因果关系图 | 第18-19页 |
·反馈环 | 第19-20页 |
·变量(要素) | 第20-21页 |
·流图 | 第21页 |
·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 | 第21-22页 |
·入树 | 第21页 |
·流率基本入树 | 第21-22页 |
·嵌运算 | 第22页 |
·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 PLE | 第22-24页 |
·Vensim PLE 的特征 | 第23页 |
·Vensim PLE 处理问题的流程 | 第23-24页 |
·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建立步骤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可行性研究 | 第25-32页 |
·建设项目质量相关概念 | 第25-27页 |
·建设项目质量 | 第25-26页 |
·影响建设项目质量的因素 | 第26-27页 |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27-29页 |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基本理论 | 第27-28页 |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相关方法 | 第28-29页 |
·系统动力学用于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系统动力学特点分析 | 第30页 |
·系统动力学优势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质量控制研究 | 第32-55页 |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 第32-36页 |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相关概念 | 第32页 |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第32-36页 |
·单桩竖向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单桩竖向承载力影响因素“鱼刺图” | 第36-37页 |
·单桩桩端阻力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单桩桩侧摩阻力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 | 第39-51页 |
·模型建立相关说明 | 第40页 |
·建模目的及系统边界 | 第40-41页 |
·模型的主要变量 | 第41-42页 |
·系统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第42-46页 |
·系统流图 | 第46-47页 |
·系统主要因果树 | 第47-49页 |
·系统主要反馈回路 | 第49-51页 |
·系统模型的方程及参数 | 第51-54页 |
·模型的基本方程 | 第52-53页 |
·模型参数的估计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单桩竖向承载力质量控制系统仿真 | 第55-69页 |
·工程及地质概况 | 第55-57页 |
·工程概况 | 第55页 |
·场地地质条件 | 第55-57页 |
·模型实证研究 | 第57-62页 |
·模型参数值的估计 | 第57-59页 |
·模型方程式的建立 | 第59-62页 |
·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2-68页 |
·系统仿真时间 | 第62-63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主要工作回顾 | 第69页 |
·研究结论及成果 | 第69-70页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