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芒麦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2.1 老芒麦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2.1.1 老芒麦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9-10页 |
2.1.2 老芒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0-12页 |
2.1.3 老芒麦的抗逆性及其应用研究 | 第12-13页 |
2.1.4 披碱草属简介 | 第13-14页 |
2.2 DNA测序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2.2.1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4-17页 |
2.2.2 DNA测序技术的应用 | 第17-19页 |
2.3 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2.3.1 DNA分子标记概述 | 第19页 |
2.3.2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 第19-21页 |
2.3.3 DNA分子标记的应用 | 第21-22页 |
2.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2.4.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老芒麦转录组测序 | 第24-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3.1.2 RNA的提取 | 第24-26页 |
3.1.3 cDNA文库的建立及测序 | 第26页 |
3.1.4 序列的组装及注释 | 第26页 |
3.1.5 EST-SSR分子标记的识别 | 第26-2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3.2.1 转录组测序及从头组装 | 第27-28页 |
3.2.2 功能基因的注释 | 第28-30页 |
3.2.3 EST-SSRs的频率及分布 | 第30-32页 |
3.2.4 GO富集分析 | 第32-35页 |
3.3 讨论 | 第35-38页 |
第四章 老芒麦EST-SSR引物的开发与应用 | 第38-4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4.1.2 DNA的提取 | 第38-39页 |
4.1.3 DNA浓度的检测 | 第39页 |
4.1.4 PCR扩增 | 第39-40页 |
4.1.5 凝胶电泳 | 第40-41页 |
4.1.6 凝胶显影 | 第41页 |
4.1.7 PCR扩增产物的测序 | 第41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41-43页 |
4.2.1 “0、1”矩阵的统计 | 第41-42页 |
4.2.2 多态性指标的计算 | 第42-43页 |
4.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4.3.1 多态性分析 | 第43-44页 |
4.3.2 PCR产物测序 | 第44-46页 |
4.3.3 老芒麦种质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6页 |
4.4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老芒麦EST-SSR引物的通用性研究 | 第48-56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5.1.2 DNA的提取 | 第49页 |
5.1.3 PCR扩增和凝胶电泳 | 第49-50页 |
5.1.4 PCR扩增产物的测序 | 第50页 |
5.2 数据处理 | 第5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5.3.1 老芒麦引物的通用性研究 | 第50-52页 |
5.3.2 PCR产物测序 | 第52-53页 |
5.3.3 13个披碱草属物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3-54页 |
5.4 讨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附录 | 第63-87页 |
附表1 | 第63-74页 |
附表2 | 第74-85页 |
附图1 | 第85-86页 |
附图2 | 第86-8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