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与概念框架 | 第12-13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1.3.2 概念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2.1 理论基础: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第13-17页 |
2.1.1 传统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 第13-15页 |
2.1.2 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的提出 | 第15-17页 |
2.2 自我效能感 | 第17-19页 |
2.2.1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与特征 | 第17-18页 |
2.2.2 自我效能感与绩效 | 第18-19页 |
2.3 公共服务动机 | 第19-23页 |
2.3.1 一般的动机理论 | 第19-21页 |
2.3.2 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与特征 | 第21页 |
2.3.3 公共服务动机与绩效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假设的提出 | 第23-27页 |
3.1 概念模型 | 第23-24页 |
3.2 假设提出的逻辑 | 第24-27页 |
3.2.1 基本公共价值认同与公共服务动机 | 第24页 |
3.2.2 自我效能感与员工绩效 | 第24-25页 |
3.2.3 公共服务动机的调节作用 | 第25-27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4.1 分析单位与样本描述 | 第27-28页 |
4.1.1 分析单位 | 第27页 |
4.1.2 样本描述 | 第27-28页 |
4.2 变量操作化与测量 | 第28-29页 |
4.3 调节作用的检验方法 | 第29-30页 |
第五章 数据统计与结果讨论 | 第30-34页 |
5.1 实证分析结果 | 第30-32页 |
5.2 结果讨论 | 第32-3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局限性 | 第34-36页 |
6.1 基本结论 | 第34-35页 |
6.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