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烘烤硬化钢 | 第13-20页 |
·烘烤硬化钢概述 | 第13-15页 |
·烘烤硬化钢国内外发展水平 | 第15-20页 |
·BHT 钢 | 第20-24页 |
·BHT 钢板的特点及制造原理 | 第20页 |
·BHT 钢板的应变时效硬化特性 | 第20-22页 |
·BHT 钢板的各项特性和使用状况 | 第22-24页 |
·汽车钢板成形性能 | 第24-31页 |
·板材成形性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基本成形性实验 | 第25-26页 |
·模拟成形性实验 | 第26-30页 |
·成形极限图(FLD,Forming Limit Diagram) | 第30-31页 |
·汽车钢板的疲劳性能 | 第31-36页 |
·研究疲劳性能的目的 | 第31-32页 |
·影响疲劳的因素 | 第32-33页 |
·汽车钢板钢的疲劳性能 | 第33-36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6-3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37-47页 |
·引言 | 第37页 |
·试验钢的冶炼 | 第37-38页 |
·三批试验钢热轧工艺 | 第38-39页 |
·实验设备 | 第38页 |
·温度制度的制定 | 第38-39页 |
·实验钢的性能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39-44页 |
·拉伸性能 | 第39-40页 |
·烘烤硬化性能 | 第40-41页 |
·成形性能 | 第41-44页 |
·实验钢显微组织观察 | 第44-46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44-45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45页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试验钢的烘烤硬化性能与机理分析 | 第47-61页 |
·引言 | 第47页 |
·试验钢的BH 值、BHT 值 | 第47-48页 |
·试验钢的 BH 值、BHT 值 | 第47-48页 |
·预应变对BH 值、BHT 值的影响 | 第48页 |
·显微组织对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试验钢显微组织观察 | 第48-50页 |
·显微组织与BH 值、BHT 关系 | 第50-51页 |
·试验钢的烘烤硬化机理分析 | 第51-59页 |
·C22 的 TEM 观察及烘烤硬化机理分析 | 第51-53页 |
·试验钢 B、C、E 的 TEM 观察及烘烤硬化机理分析 | 第53-58页 |
·试验钢的SEM 观察及烘烤硬化机理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试验钢的成形性能的研究 | 第61-69页 |
·引言 | 第61页 |
·试验钢的n 值,r 值 | 第61-63页 |
·n 值、r 值的影响因素 | 第63-66页 |
·终轧温度对n 值、r 值的影响 | 第63-64页 |
·冷却速度对n 值、r 值的影响 | 第64-65页 |
·卷取温度对n 值、r 值的影响 | 第65-66页 |
·试验钢弯曲性能 | 第66-67页 |
·成形极限图(FLD)预测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试验钢的疲劳性能的研究 | 第69-80页 |
·引言 | 第69页 |
·试验钢的高周疲劳实验 | 第69-73页 |
·试验材料 | 第69页 |
·疲劳极限与静力强度间的关系 | 第69-70页 |
·试验钢的 S-N 曲线 | 第70-73页 |
·疲劳试样断裂断口形貌分析 | 第73-79页 |
·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机理 | 第73-74页 |
·疲劳断裂宏观断口分析 | 第74-77页 |
·疲劳断裂微观断口分析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