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搅拌摩擦点焊及其复合连接技术 | 第11-13页 |
1.2.1 FSSW 原理 | 第11页 |
1.2.2 搅拌摩擦点焊 | 第11-13页 |
1.2.3 搅拌摩擦胶接点焊技术 | 第13页 |
1.3 FSSW接头静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国内外搅拌摩擦点焊技术的应用 | 第16-17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7-18页 |
1.6.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18-2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18-23页 |
2.2.1 有匙孔 FSSW 设备 | 第19页 |
2.2.2 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机 | 第19-20页 |
2.2.3 搅拌头 | 第20-21页 |
2.2.4 搅拌摩擦点焊接头力学性能测试设备 | 第21页 |
2.2.5 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疲劳性能测试设备 | 第21-22页 |
2.2.6 搅拌摩擦点焊接头高速冲击性能测试设备 | 第22-23页 |
2.2.7 其他主要的测试设备 | 第23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3-27页 |
2.3.1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2.3.2 焊前准备 | 第24页 |
2.3.3 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24页 |
2.3.4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24-25页 |
2.3.5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疲劳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3.6 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接头不同区域的高速冲击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2.3.7 断口微观形貌分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力学性能及其断裂方式 | 第27-37页 |
3.1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拉剪静强度性能 | 第27-32页 |
3.1.1 6082-T6铝合金母材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 | 第27-28页 |
3.1.2 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拉剪静强度性能 | 第28-29页 |
3.1.3 有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拉剪静强度性能 | 第29-30页 |
3.1.4 有匙孔搅拌摩擦胶点焊接头的拉剪静强度性能 | 第30-32页 |
3.2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显微硬度分布 | 第32-33页 |
3.3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拉剪断口微观形貌分析 | 第33-35页 |
3.3.1 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拉剪断口形貌及断裂模式 | 第33-34页 |
3.3.2 有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拉剪断口形貌及断裂模式 | 第34页 |
3.3.3 有匙孔搅拌摩擦胶点焊接头的拉剪断口形貌及断裂模式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疲劳性能及疲劳断口特征 | 第37-52页 |
4.1 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理论 | 第37页 |
4.2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搭接界面处的宏观裂纹 | 第37-39页 |
4.3 6082-T6铝合金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疲劳性能 | 第39-43页 |
4.3.1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疲劳载荷寿命曲线 | 第39-41页 |
4.3.2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疲劳循环滞回曲线 | 第41-42页 |
4.3.3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疲劳循环滞回能 | 第42-43页 |
4.4 6082-T6铝合金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疲劳断口特征 | 第43-47页 |
4.4.1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宏观疲劳断口形貌 | 第43-45页 |
4.4.2 不同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微观疲劳断口形貌 | 第45-47页 |
4.5 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疲劳裂纹扩展模型 | 第47-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接头不同区域的高速冲击性能 | 第52-61页 |
5.1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的理论基础和原理 | 第52-54页 |
5.2 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接头不同区域的高速冲击压缩性能 | 第54-58页 |
5.2.1 母材的高速冲击压缩性能 | 第54-55页 |
5.2.2 焊核区的高速冲击压缩性能 | 第55-56页 |
5.2.3 热机影响区的高速冲击压缩性能 | 第56-57页 |
5.2.4 热影响区的高速冲击压缩性能 | 第57-58页 |
5.3 无匙孔FSSW接头不同区域的绝热剪切敏感性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