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 第8-10页 |
1.1.2 导航接收机的脆弱性及抗干扰需求 | 第10-11页 |
1.2 基于天线阵列的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论文的内容和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北斗导航接收机干扰分析 | 第15-23页 |
2.1 北斗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2 卫星导航系统干扰信号类型 | 第16-17页 |
2.2.1 潜在干扰 | 第16页 |
2.2.2 人为干扰 | 第16-17页 |
2.3 干扰信号建模 | 第17-18页 |
2.3.1 单频干扰 | 第18页 |
2.3.2 窄带干扰 | 第18页 |
2.3.3 宽带干扰 | 第18页 |
2.4 北斗导航系统常用抗干扰方法 | 第18-21页 |
2.4.1 时域滤波技术 | 第19-20页 |
2.4.2 频域滤波技术 | 第20页 |
2.4.3 空域滤波技术 | 第20-21页 |
2.4.4 极化抗干扰技术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自适应旁瓣相消的基本理论 | 第23-40页 |
3.1 北斗导航接收机自适应抗干扰天线 | 第23-25页 |
3.1.1 自适应天线概述 | 第23-24页 |
3.1.2 自适应调零天线原理 | 第24-25页 |
3.2 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技术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3.3 自适应旁瓣相消基本结构 | 第26-28页 |
3.3.1 窄带条件下的自适应旁瓣相消基本结构 | 第26-27页 |
3.3.2 宽带条件下的自适应旁瓣相消基本结构 | 第27-28页 |
3.4 自适应旁瓣相消算法原理 | 第28-38页 |
3.4.1 自适应滤波最优准则的选取 | 第29-31页 |
3.4.2 最优权值求解 | 第31-33页 |
3.4.3 协方差矩阵的正定Hermite矩阵特性 | 第33页 |
3.4.4 矩阵求逆方法的选择 | 第33-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北斗导航接收机抗干扰系统的设计 | 第40-46页 |
4.1 北斗导航接收机抗干扰系统的设计 | 第40-41页 |
4.2 数字下变频的设计 | 第41页 |
4.3 自适应抗干扰算法的设计 | 第41-45页 |
4.3.1 辅助天线数目的确定 | 第42-44页 |
4.3.2 衡量自适应旁瓣相消效果的技术指标 | 第44-45页 |
4.4 数字上变频的设计 | 第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北斗导航接收机抗干扰系统仿真分析 | 第46-54页 |
5.1 天线阵列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 第46-47页 |
5.2 北斗导航接收机旁瓣对消系统性能仿真 | 第47-48页 |
5.3 北斗导航接收机旁瓣对消系统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第48-53页 |
5.3.1 干扰源个数对相消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5.3.2 干扰强度对相消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3 延迟阶数对相消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1程序清单 | 第57-58页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