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1“风格特征”的定义 | 第9-10页 |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1.2.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5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 第2章 西方水彩人体艺术风格特征的成因 | 第15-25页 |
| 2.1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语言 | 第15-20页 |
| 2.1.1 造型构图的完美结合 | 第15-17页 |
| 2.1.2 明暗光影的绝妙展现 | 第17-18页 |
| 2.1.3 材料肌理的灵活运用 | 第18-20页 |
| 2.2 艺术家独特的生活背景 | 第20-22页 |
| 2.3 艺术家独特的情感审美 | 第22-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西方水彩人体艺术风格特征的类型 | 第25-39页 |
| 3.1 线条塑形的风格特征 | 第25-27页 |
| 3.2 色彩表现的风格特征 | 第27-29页 |
| 3.3 本体精神的风格特征 | 第29-32页 |
| 3.4 非理性精神的风格特征 | 第32-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现当代的西方水彩人体艺术创作 | 第39-45页 |
| 4.1 现当代西方水彩人体艺术的风格特征 | 第39-42页 |
| 4.2 西方水彩人体艺术风格特征对中国水彩人体艺术的影响 | 第42-4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 5.2 展望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附录A | 第49-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