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新型氮杂并五苯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场效应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8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有机半导体(Organic Semiconductor)第15-25页
        1.2.1 有机半导体简介第15-16页
        1.2.2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第16-18页
        1.2.3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分类第18-25页
    1.3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OFETs)第25-32页
        1.3.1 OFET简介第25-26页
        1.3.2 OFETs器件结构及制备方法第26-27页
        1.3.3 影响OFETs器件性能因素第27-32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意义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8页
第二章 新型吡嗪类氮杂并五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第38-55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化合物4F2NTP和4Cl2NTP的分子设计第39-40页
    2.3 化合物4F2NTP和4Cl2NTP的分子合成第40-44页
        2.3.1 试剂与仪器第41页
        2.3.2 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合成第41-44页
    2.4 化合物4F2NTP和4Cl2NTP的表征第44-52页
        2.4.1 光学性能第44-45页
        2.4.2 OFET的制备和测试第45-47页
        2.4.3 结果与讨论第47-50页
        2.4.4 薄膜XRD衍射图第50-51页
        2.4.5 薄膜AFM图片第51-52页
    2.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第三章 氮杂并五苯衍生物的场效应传输性质研究第55-80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氮杂并五苯衍生物的实验研究第56-68页
        3.2.1 光学性能第56-57页
        3.2.2 电学性能第57-59页
        3.2.3 稳定性第59-60页
        3.2.4 单晶结构分析第60-61页
        3.2.5 XRD数据分析-薄膜构型与堆积方式第61-63页
        3.2.6 AFM图片分析-薄膜形貌第63-64页
        3.2.7 薄膜的场效应性能研究第64-68页
    3.3 氮杂并五苯衍生物的理论研究第68-75页
        3.3.1 电荷耦合强度计算第69页
        3.3.2 分子重组能计算第69-71页
        3.3.3 迁移率计算第71-72页
        3.3.4 单晶迁移率计算第72-73页
        3.3.5 无定型薄膜迁移率计算第73-75页
    3.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第四章 氮杂并五苯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80-97页
    4.1 引言第80-81页
    4.2 氮杂并五苯衍生物光限幅现象第81-89页
        4.2.1 实验材料和测试方法第81-82页
        4.2.2 溶液状态光限幅现象第82-85页
        4.2.3 薄膜状态Z-scan测试结果第85-86页
        4.2.4 非线性吸收系数第86-89页
    4.3 光限幅现象机制探索第89-93页
        4.3.1 实验材料和测试方法第89页
        4.3.2 激发态吸收(ESA)第89-93页
    4.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五章 含硫、氧、氮的并苯类衍生物设计与合成第97-111页
    5.1 引言第97-98页
    5.2 以S杂原子修饰的蒽并噻吩分子(ADT)的设计与合成第98-101页
        5.2.1 ADT衍生物分子的设计第98-99页
        5.2.2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第99-101页
    5.3 以O、S杂原子修饰的并噻吩五元杂环酮分子(DQ)的设计与合成第101-105页
        5.3.1 DQ衍生物分子的设计第101-102页
        5.3.2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第102-104页
        5.3.3 TIPS-DQ分子自由基第104-105页
    5.4 以N、S杂原子修饰的氮杂并五苯分子(D-A-D结构)设计和合成第105-108页
        5.4.1 D-A-D衍生物分子设计第105-106页
        5.4.2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第106-108页
    5.5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1页
第六章 n-型小分子半导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探索第111-121页
    6.1 引言第111页
    6.2 分子设计第111-112页
    6.3 试反应第112-116页
        6.3.1 小分子设计与合成第112-113页
        6.3.2 n-型有机小分子表征第113-116页
    6.4 扩环反应第116-119页
        6.4.1 分子设计和合成第116-117页
        6.4.2 反应分析第117页
        6.4.3 理论计算电荷分布第117-119页
    6.5 有待深入研究问题和展望第119页
    6.6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1-126页
    7.1 总结第121-125页
        7.1.1 氮杂并五苯衍生物场效应电学性质研究第121-123页
        7.1.2 氮杂并五苯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123-124页
        7.1.3 杂原子修饰并苯衍生物光电学性质研究第124-125页
    7.2 展望第125-126页
        7.2.1 氮杂并五苯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125页
        7.2.2 杂原子修饰并苯衍生物场效应传输性质研究第125页
        7.2.3 杂原子修饰并苯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第125-126页
附录第126-14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7-148页
作者简历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人大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研究
下一篇:多效型聚硅酸铝镁锌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