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戏剧艺术理论论文--戏剧艺术史论文

裂变与重构:政治逻辑主导的文艺改造--以1950年代前期北京市的戏曲改造为案例的历史考察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9页
    一 选题意义第7-9页
    二 研究综述第9-17页
    三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建国初期戏曲改造的背景第19-27页
    一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的历史认知第19-20页
    二 旧有戏班、艺人的状况第20-22页
    三 北京城的接管与中央层面戏曲改革的起步第22-27页
第二章 从“化外”到“化内”:北京市戏曲改造的过程第27-51页
    一 戏班、剧团的蜕变第27-37页
        (一)旧有戏班、剧团纳入国家管理体系第27-29页
            1 戏曲班、团、社强制登记条例颁行第27-28页
            2 旅行演出证制度设立第28-29页
        (二)剧团改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第29-32页
            1 从完全公营到私营公助第29-31页
            2 私营公助改造方式的确定第31-32页
        (三)戏班、剧团改造的个案:首都实验评剧团第32-37页
    二 剧本的蜕变第37-42页
        (一)对已有剧本的整理、修改与审定第37-40页
        (二)剧目上演审查制度的设立及初步运行第40-42页
    三 艺人的蜕变第42-51页
        (一)颇具声势的思想改造运动第42-45页
        (二)北京市戏曲艺人改造的成效第45-47页
        (三)思想改造的个案:李万春信件第47-51页
第三章 对1950年代前期北京市戏曲改造的若干思考第51-59页
    一 戏曲改造的复杂性第52-54页
    二 戏曲改造的成就第54-56页
        (一)达到了社会层面改造的目的第54页
        (二)收到了凝聚人心、稳固政权以及实现国家政治权力合法化的功效第54-56页
    三 戏曲改造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分析第56-59页
        (一)改造的积极影响第56页
        (二)改造的消极影响第56-59页
附录第59-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蓝莓观光果园的景观设计研究--以普蓝靖宇白山湖景区基地为例
下一篇:基于NFC的健身房移动终端应用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