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买卖标的物风险负担研究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相关基本范畴之界定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寄送买卖之界定 | 第16-18页 |
一、给付地不同区分债之分类 | 第16-17页 |
二、寄送买卖的理解 | 第17-18页 |
三、网购交易与寄送买卖 | 第18页 |
第二节 标的物风险负担基本范畴之界定 | 第18-22页 |
一、标的物风险的理解 | 第18-19页 |
二、引发标的物风险的事由 | 第19-20页 |
三、标的物风险负担的理解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标的物风险负担几种模式 | 第22-25页 |
一、随合同成立转移 | 第22-23页 |
二、随所有权转移 | 第23-24页 |
三、随物理占有/交付转移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寄送买卖中标的物风险转移规则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寄送买卖风险转移的几个要点 | 第25-32页 |
一、给付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 | 第25-28页 |
二、约定在某一地点装运货物以运交买受人 | 第28页 |
三、交付第一承运人 | 第28-31页 |
四、划拨(特定化)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寄送买卖标的物风险转移规则 | 第32-35页 |
一、国际惯例优先 | 第32页 |
二、美国《统一商法典》的规定 | 第32-33页 |
三、《德国民法典》的规定 | 第33页 |
四、CISG的规定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实践操作中的困惑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出卖人附随义务 | 第35-37页 |
一、出卖人违反适当发送货物的义务 | 第35页 |
二、出卖人是否有保险义务 | 第35-36页 |
三、独立承运人过错的承担 | 第36-37页 |
第二节 风险转移后救济方式的实践困境与学说论争 | 第37-42页 |
一、债权让与说 | 第37页 |
二、侵害所有权理论 | 第37-38页 |
三、契约对第三人之保护效力说 | 第38页 |
四、第三人损害清算理论 | 第38-39页 |
五、真正的利益第三人合同说 | 第39页 |
六、我国适合采纳的理论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