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3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1 森林凋落物概述 | 第11-15页 |
1.1.2 蕨类植物生态学研究 | 第15-17页 |
1.1.3 森林演替中的环境变化 | 第17-18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1.2.1 选题依据 | 第18页 |
1.2.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1 凋落物采集及装袋 | 第19页 |
1.3.2 样地选择及布设 | 第19页 |
1.3.3 分解周期及取样时间 | 第19-20页 |
1.3.4 土壤动物分离方法 | 第20页 |
1.3.5 分析方法 | 第20页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 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特性 | 第23-35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2.4 研究结果 | 第24-29页 |
2.4.1 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过程中质量丢失动态 | 第24-27页 |
2.4.2 蕨类植物凋落叶在不同林型中分解拟合方程 | 第27-28页 |
2.4.3 蕨类植物凋落叶初始元素含量 | 第28-29页 |
2.4.4 蕨类植物凋落叶年分解率比较 | 第29页 |
2.4.5 分解常数与凋落物基质的相关性 | 第29页 |
2.5 结论与讨论 | 第29-35页 |
2.5.1 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特点 | 第29-30页 |
2.5.2 凋落物基质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30-31页 |
2.5.3 蕨类植物叶片部位分解的相关性 | 第31-32页 |
2.5.4 森林演替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32-35页 |
第3章 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 | 第35-49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5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3.4 研究结果 | 第36-45页 |
3.4.1 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元素浓度的变化 | 第36-41页 |
3.4.2 凋落叶养分年释放率 | 第41-44页 |
3.4.3 蕨类植物凋落叶年养分释放率与凋落叶基质的相关性 | 第44-45页 |
3.5 结论与讨论 | 第45-49页 |
3.5.1 分解过程中元素浓度变化 | 第45-47页 |
3.5.2 不同元素年释放率差异 | 第47页 |
3.5.3 凋落物养分年释放率的影响因素 | 第47-49页 |
第4章 蕨类植物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动态 | 第49-61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49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9页 |
4.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4.4.1 土壤动物群落的种类与组成 | 第50-53页 |
4.4.2 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动态 | 第53-54页 |
4.4.3 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动态 | 第54-56页 |
4.4.4 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动态 | 第56-57页 |
4.4.5 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动态与凋落物分解动态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58页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58-61页 |
4.5.1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 | 第58-59页 |
4.5.2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动物数量特征的影响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61-63页 |
5.2.1 存在的问题 | 第61-62页 |
5.2.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