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导论 | 第7-13页 |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1.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2.研究意义 | 第8页 |
| (二)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 1.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四)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析 | 第13-16页 |
| (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 | 第13-14页 |
|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概念 | 第13页 |
|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特征 | 第13-14页 |
| (二)高职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意义 | 第14-16页 |
| 1.促进教师对先进教学方法的探讨 | 第14页 |
| 2.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 | 第14-15页 |
| 3.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第15-16页 |
|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调查——以贵州省内十所高职院校为例 | 第16-24页 |
| (一)调查设计 | 第16-17页 |
| 1.调查目的 | 第16页 |
| 2.调查实施 | 第16-17页 |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7-24页 |
| 1.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程度的调查 | 第17-19页 |
| 2.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调查 | 第19页 |
| 3.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调查 | 第19-20页 |
| 4.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调查 | 第20-21页 |
| 5.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调查 | 第21页 |
| 6.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表现的调查 | 第21-22页 |
| 7.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评价的调查 | 第22-23页 |
| 8.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评价 | 第23-24页 |
|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28页 |
|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1.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 2.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3.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 (二)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发挥的原因 | 第25-28页 |
| 1.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 第25-26页 |
| 2.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26页 |
| 3.教学体制方面的原因 | 第26-28页 |
| 四、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 第28-33页 |
|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28-30页 |
| 1.优化社会环境 | 第28页 |
| 2.创建制度规范的网络环境 | 第28-29页 |
| 3.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 | 第29页 |
| 4.塑造身心和谐统一的自我环境 | 第29-30页 |
| (二)加强教学主体建设 | 第30-32页 |
| 1.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 | 第30页 |
| 2.培养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 | 第30-31页 |
| 3.优化教学内容 | 第31页 |
| 4.改变单一教学方法 | 第31-32页 |
| (三)加强制度保障 | 第32-33页 |
| 1.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监管制度 | 第32页 |
| 2.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新模式 | 第32-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 后记 | 第37-38页 |
| 附录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