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金钗石斛内生菌多样性与石斛碱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植物内生菌第11页
    1.2 植物内生菌来源第11-13页
    1.3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第13页
    1.4 石斛与石斛碱第13-14页
    1.5 石斛属内生菌第14-15页
    1.6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内生菌第15-16页
    1.7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16页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1.9 研究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2.1 材料第19-22页
        2.1.1 样品采集第19页
        2.1.2 仪器第19-20页
            2.1.2.1 含 0.05%甲酸的甲醇溶液第20页
            2.1.2.2 内标溶液第20页
            2.1.2.3 对照品溶液第20页
        2.1.3 试剂第20-21页
        2.1.4 试剂盒第21页
        2.1.5 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第21-22页
            2.1.5.1 植物总DNA提取第21-22页
            2.1.5.2 土壤总DNA提取所需溶液第22页
    2.2 方法第22-27页
        2.2.1 金钗石斛的组织培养第22页
        2.2.2 植物内生菌总DNA的提取第22-24页
            2.2.1.1 表面消毒第22-23页
            2.2.1.2 内生菌DNA提取第23-24页
        2.2.3 土壤总DNA的提取第24页
            2.2.3.1 试剂盒提取第24页
            2.2.3.2 预洗处理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法第24页
        2.2.4 高通量测序第24-25页
            2.2.4.1 引物及PCR第24页
            2.2.4.2 PCR产物检测和和纯化第24页
            2.2.4.3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第24-25页
            2.2.4.4 数据分析第25页
            2.2.4.5 多样性分析第25页
            2.2.4.6 统计分析第25页
        2.2.5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石斛碱的含量第25-26页
            2.2.5.1 色谱条件第25-26页
            2.2.5.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6页
            2.2.5.3 校正因子测定第26页
            2.2.5.4 石斛碱含量测定第26页
        2.2.6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第26-2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7-82页
    3.1 金钗石斛内生细菌多样性第27-31页
        3.1.1 金钗石斛种子内生细菌多样性第27-28页
            3.1.1.1 OTU分析第27页
            3.1.1.2 物种分布情况第27-28页
            3.1.1.3 物种多样性分析第28页
        3.1.2 金钗石斛组培苗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多样性第28-30页
            3.1.2.1 OTU分析第28-29页
            3.1.2.2 物种分布情况第29页
            3.1.2.3 物种多样性分析第29-30页
        3.1.3 仿野生金钗石斛不同组织内生细菌多样性第30-31页
            3.1.3.1 OTU分析第30页
            3.1.3.2 物种分布情况第30-31页
            3.1.3.3 物种多样性分析第31页
    3.2 金钗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第31-36页
        3.2.1 金钗石斛种子内生真菌多样性第31-33页
            3.2.1.1 OTU分析第31-32页
            3.2.1.2 物种分布情况第32页
            3.2.1.3 物种多样性分析第32-33页
        3.2.2 金钗石斛组培苗不同组织内生真菌多样性第33-34页
            3.2.2.1 OTU分析第33页
            3.2.2.2 物种分布情况第33-34页
            3.2.2.3 物种多样性分析第34页
        3.2.3 仿野生金钗石斛不同组织内生真菌多样性第34-36页
            3.2.3.1 OTU分析第34-35页
            3.2.3.2 物种分布情况第35-36页
            3.2.3.3 物种多样性分析第36页
    3.3 金钗石斛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第36-37页
        3.3.1 OTU分析第36页
        3.3.2 物种分布情况第36-37页
        3.3.3 物种多样性分析第37页
    3.4 金钗石斛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第37-39页
        3.4.1 OTU分析第37-38页
        3.4.2 物种分布情况第38页
        3.4.3 物种多样性分析第38-39页
    3.5 不同月份仿野生金钗石斛中石斛碱含量测定第39页
        3.5.1 校正因子测定第39页
        3.5.2 仿野生金钗石斛中石斛碱含量第39页
    3.6 仿野生金钗石斛内生菌与石斛碱含量相关性分析第39-82页
        3.6.1 仿野生金钗石斛内生细菌与石斛碱的相关性分析第39-61页
            3.6.1.1 不同月份根部内生细菌与石斛碱的相关性分析第39-47页
            3.6.1.2 不同月份茎部内生细菌与石斛碱的相关性分析第47-54页
            3.6.1.3 不同月份叶部内生细菌与石斛碱的相关性分析第54-61页
        3.6.2 仿野生金钗石斛内生真菌与石斛碱的相关性分析第61-82页
            3.6.2.1 不同月份根部内生真菌与石斛碱的相关性分析第61-68页
            3.6.2.2 不同月份茎部内生真菌与石斛碱的相关性分析第68-74页
            3.6.2.3 不同月份叶部内生真菌与石斛碱的相关性分析第74-82页
第四章 讨论第82-105页
    4.1 金钗石斛内生菌多样性第82-84页
        4.1.1 金钗石斛种子内生菌多样性第82页
        4.1.2 金钗石斛组培苗内生菌多样性第82-83页
        4.1.3 仿野生金钗石斛内生菌多样性第83-84页
        4.1.4 内生菌的组织器官特异性第84页
    4.2 金钗石斛种子及组培苗内生菌多样性比较第84-91页
        4.2.1 金钗石斛种子与组培苗内生细菌多样性比较第84-87页
            4.2.1.1 物种分布情况对比第84-85页
            4.2.1.2 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第85-87页
            4.2.1.3 内生细菌Beta多样性指数比较第87页
        4.2.2 金钗石斛种子与组培苗内生真菌多样性比较第87-90页
            4.2.2.1 物种分布情况第87-88页
            4.2.2.2 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第88-90页
            4.2.2.3 内生真菌Beta多样性指数比较第90页
        4.2.3 种子萌发分化为组培苗后内生菌的定植第90-91页
    4.3 仿野生金钗石斛与组培苗内生菌多样性比较第91-96页
        4.3.1 仿野生金钗石斛与组培苗内生细菌多样性比较第91-93页
            4.3.1.1 物种分布情况第91-92页
            4.3.1.2 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第92-93页
        4.3.2 仿野生金钗石斛与组培苗内生真菌多样性比较第93-95页
            4.3.2.1 物种分布情况第93-94页
            4.3.2.2 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第94-95页
        4.3.3 仿野生金钗石斛与组培苗内生菌多样性比较第95-96页
    4.4 仿野生金钗石斛、组培苗内生菌与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第96-101页
        4.4.1 仿野生金钗石斛、组培苗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比较第96-98页
        4.4.2 仿野生金钗石斛、组培苗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第98-99页
        4.4.3 仿野生金钗石斛、组培苗内生菌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第99-101页
    4.5 金钗石斛内生菌的来源第101-104页
        4.5.1 内生菌的垂直传播第101页
        4.5.2 内生菌的水平传播第101-104页
    4.6 金钗石斛内生菌与石斛碱相关性第104-105页
        4.6.1 石斛属植物中石斛碱含量的比较第104页
        4.6.2 金钗石斛内生菌与石斛碱含量的相关性第104-105页
第五章 小结第105-108页
    5.1 金钗石斛种子内生菌多样性第105页
    5.2 金钗石斛组培苗不同组织内生菌多样性第105-106页
    5.3 仿野生金钗石斛不同组织内生菌多样性第106页
    5.4 仿野生金钗石斛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第106-107页
    5.5 不同月份金钗石斛石斛碱的含量第107页
    5.6 金钗石斛内生菌与石斛碱含量的相关性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血钙、血磷和总碱性磷酸酶与跟骨超声传导速度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17β-雌二醇及其代谢产物2-甲氧基雌二醇与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体内内皮素-1及其受体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