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 关于数学解题障碍的研究 | 第14-15页 |
2.2 关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高考试题的研究 | 第15-16页 |
2.3 关于高中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教材的研究 | 第16页 |
2.4 关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教学的研究 | 第16-18页 |
2.5 文献研究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3.1 心理学基础 | 第19-20页 |
3.1.1 信息加工论 | 第19页 |
3.1.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3.1.3 元认知理论 | 第20页 |
3.1.4 学习迁移理论 | 第20页 |
3.2 数学思想方法 | 第20-22页 |
3.2.1 函数与方程思想 | 第21页 |
3.2.2 数形结合思想 | 第21页 |
3.2.3 化归与转化思想 | 第21-22页 |
3.3 数学解题障碍的界定 | 第22-23页 |
3.3.1 解题障碍的理解 | 第22页 |
3.3.2 高三学生“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解题障碍的含义 | 第22-23页 |
第4章 问卷调查和测试 | 第23-54页 |
4.1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学习情况调查 | 第23-33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4.1.2 样本选取 | 第23-24页 |
4.1.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4-25页 |
4.1.4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 第25页 |
4.1.5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5-33页 |
4.2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测试 | 第33-54页 |
4.2.1 测试目的 | 第33页 |
4.2.2 样本选取 | 第33页 |
4.2.3 测试卷编制 | 第33-35页 |
4.2.4 测试实施过程 | 第35页 |
4.2.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35-54页 |
第5章 近几年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高考试题研究 | 第54-75页 |
5.1 近几年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高考试题统计分析 | 第54-56页 |
5.1.1 题型分析 | 第54-55页 |
5.1.2 问题和考点分析 | 第55-56页 |
5.2 高考常考题型及解法 | 第56-75页 |
5.2.1 基本概念题 | 第57-60页 |
5.2.2 距离类题 | 第60-67页 |
5.2.3 图形计算类题 | 第67-70页 |
5.2.4 范围最值类题 | 第70-7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75-8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5-79页 |
6.2 教师教学建议 | 第79-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93页 |
附录一 | 第87-89页 |
附录二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