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稀土配合物及其聚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 | 第8-12页 |
1.2.1 含稀土离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2 含稀土离子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第8-9页 |
1.2.3 含稀土离子发光材料的分类 | 第9-10页 |
1.2.4 稀土配合物及其金属聚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苯并咪唑类稀土金属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及创新点 | 第13-16页 |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4.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苯并咪唑型配体(H_2L)及其Zn/Ln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研究 | 第16-48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16-18页 |
2.2.1 试剂 | 第16-17页 |
2.2.2 仪器 | 第17-18页 |
2.3 新型苯并咪唑型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18-20页 |
2.3.1 配体H_2L的合成 | 第18-19页 |
2.3.2 配体H_2L的表征 | 第19-20页 |
2.4 H_2L/Zn-Ln异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0-32页 |
2.4.1 Zn~(2+)轴向接Py异二核配合物(A)的合成与表征 | 第20-26页 |
2.4.2 OAc~-做桥异二核配合物(B)的合成与表征 | 第26-32页 |
2.5 H_2L/Zn-Ln-Zn异三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2-38页 |
2.5.1 H_2L/Zn-Ln-Zn异三核配合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2.5.2 H_2L/Zn-Ln-Zn异三核配合物的表征 | 第33-38页 |
2.6 Zn/Ln异金属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 第38-47页 |
2.6.1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2.6.2 A型异二核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38-41页 |
2.6.3 B型异二核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41-44页 |
2.6.4 H_2L/Zn-Ln-Zn异三核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44-47页 |
2.7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基于H_2L的稀土多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能研究 | 第48-66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试剂与仪器 | 第48页 |
3.3 基于H_2L的稀土多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60页 |
3.3.1 配位阴离子为Cl~-的稀土多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8-55页 |
3.3.2 配位阴离子为NO_3~-的稀土多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60页 |
3.4 基于H_2L的稀土多核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60-65页 |
3.4.1 实验方法 | 第60页 |
3.4.2 配位阴离子为Cl~-的稀土多核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60-62页 |
3.4.3 配位阴离子为NO_3~-的稀土多核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62-65页 |
3.5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NBE与Zn/Ln异金属配合物共聚及聚合物性能研究 | 第66-83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试剂与仪器 | 第66-67页 |
4.3 NBE和异二核配合物[Zn(HL)_2(Py)Ln(NO_3)_3]的共聚、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67-72页 |
4.3.1 NBE和[Zn(HL)_2(Py)Ln(NO_3)_3]的共聚及表征 | 第67-70页 |
4.3.2 Poly(NBE-co-1)~Poly(NBE-co-5)的性能研究 | 第70-72页 |
4.4 NBE和异二核配合物[Zn(HL)_2Ln(OAc)_3]共聚、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72-77页 |
4.4.1 NBE和[Zn(HL)_2Ln(OAc)_3]的共聚及表征 | 第72-75页 |
4.4.2 Poly(NBE-co-6)~Poly(NBE-co-10)的性能研究 | 第75-77页 |
4.5 NBE与异三核配合物共聚、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77-82页 |
4.5.1 NBE和[Zn_2(HL)_4Ln(OAc)_2]·NO_3的共聚、表征 | 第77-80页 |
4.5.2 NBE和[Zn_2(HL)_4Ln(OAc)_2]·NO_3的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 第80-82页 |
4.6 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NBE和稀土多核配合物的共聚、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83-94页 |
5.1 引言 | 第83页 |
5.2 NBE和[Ln_3(HL)_4Cl_4(MeOH)_2]·Cl共聚、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83-88页 |
5.2.1 NBE和稀土多核配合物[Ln_3(HL)_4Cl_4(MeOH)_2]·Cl共聚及表征 | 第83-86页 |
5.2.2 NBE和[Ln_3(HL)_4Cl_4(MeOH)_2]·Cl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 第86-88页 |
5.3 NBE和稀土多核配合物[Ln_3(H_2L)_2(HL)_2(NO_3)_6]共聚、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88-93页 |
5.3.1 NBE和[Ln_3(H_2L)_2(HL)_2(NO_3)_6]的共聚及表征 | 第88-91页 |
5.3.2 NBE和[Ln_3(H_2L)_2(HL)_2(NO_3)_6]聚合物的性质研究 | 第91-93页 |
5.4 小结 | 第93-9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