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4-硝基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制备4-氨基苯乙炔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概述第9页
    1.2 硝基芳香化合物选择性加氢研究进展第9-16页
        1.2.1 直接加氢第9-14页
        1.2.2 转移加氢第14-16页
    1.3 反应路径及机理第16-19页
    1.4 硝基芳香化合物催化反应介质第19-21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Pt-Zn/ATO催化 4-硝基苯乙炔制备 4-氨基苯乙炔第22-42页
    2.1 前言第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6页
        2.2.1 实验药品第22-23页
        2.2.2 主要实验仪器第23页
        2.2.3 催化剂的制备第23-24页
            2.2.3.1 不同Sn/Sb的ATO制备第23页
            2.2.3.2 Pt-Zn/ATO催化剂的制备第23-24页
        2.2.4 催化剂表征第24-25页
            2.2.4.1 比表面积测试法第24页
            2.2.4.2 X-射线衍射XRD第24页
            2.2.4.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第24页
            2.2.4.4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第24页
            2.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4-25页
            2.2.4.6 原位CO吸附红外suit IR-CO第25页
            2.2.4.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第25页
        2.2.5 4-硝基苯乙炔加氢反应第25页
        2.2.6 产物分析第25-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40页
        2.3.1 催化剂Pt-Zn/ATO的表征第26-30页
            2.3.1.1 BET第26页
            2.3.1.2 XRD第26-27页
            2.3.1.3 HRTEM第27-28页
            2.3.1.4 H2-TPR第28页
            2.3.1.5 XPS第28-30页
            2.3.1.6 in situ IR-CO第30页
        2.3.2 Pt-Zn/ATO催化硝基苯乙炔选择性加氢第30-34页
            2.3.2.1 溶剂对 4-NPA加氢的影响第31-32页
            2.3.2.2 Pt/Zn比对Pt-Zn/ATO催化 4-NPA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第32页
            2.3.2.3 催化剂载体中不同Sn/Sb比对 4-NPA加氢的影响第32-33页
            2.3.2.4 Pt-Zn/ATO催化剂用于硝基苯和氨基苯乙炔的加氢反应第33页
            2.3.2.5 Pt-Zn/ATO催化 4-NPA加氢反应产物分布与转化率的关系第33-34页
        2.3.3 Pt-Zn/ATO催化卤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第34-35页
        2.3.4 Pt-Zn/ATO催化剂稳定性实验第35-36页
        2.3.5 Pt-Zn/ATO催化剂表面重构的探讨第36-40页
    2.4 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以水合肼为氢源 4-硝基苯乙炔催化加氢制备 4-氨基苯乙炔第42-55页
    3.1 前言第42页
    3.2 实验部分第42-43页
        3.2.1 实验药品第42页
        3.2.2 主要实验仪器第42页
        3.2.3 Fe O_x·CoO_y/C和FeO_x/C催化剂的制备第42页
        3.2.4 催化剂表征第42-43页
            3.2.4.1 X-射线衍射XRD第42页
            3.2.4.2 热重分析TGA第42-43页
            3.2.4.3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第43页
            3.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3页
            3.2.4.5 衰减全反射红外ATR-IR第43页
        3.2.5 4-硝基苯乙炔加氢反应第43页
        3.2.6 产物分析第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53页
        3.3.1 催化剂表征第43-49页
            3.3.1.1 X-射线衍射XRD第43-45页
            3.3.1.2 热重分析TGA第45-46页
            3.3.1.3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第46-47页
            3.3.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7-48页
            3.3.1.5 衰减全反射红外ATR-IR第48-49页
        3.3.2 Fe O_x·CoO_y/C催化硝基苯乙炔加氢第49-51页
            3.3.2.1 溶剂对 4-NPA加氢的影响第49页
            3.3.2.2 温度对 4-NPA催化加氢的影响第49页
            3.3.2.3 水合肼的量对 4-NPA催化加氢的影响第49-50页
            3.3.2.4 不同反应时间对 4-NPA催化加氢的影响第50-51页
        3.3.3 Fe O_x/C催化硝基苯乙炔加氢第51-53页
            3.3.3.1 不同反应时间对 4-NPA催化加氢的影响第51页
            3.3.3.2 FeO_x/C催化剂稳定性试验第51-52页
            3.3.3.3 硝基苯乙炔催化剂加氢路径第52-53页
    3.4 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6页
    4.1 总结第55页
    4.2 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狼疮足细胞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研究
下一篇:双腔起搏器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