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业监管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创新点 | 第11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快递业监管概述 | 第13-22页 |
2.1 快递业的发展过程 | 第13-14页 |
2.1.1 国内快递业的现状发展 | 第13-14页 |
2.1.2 国内快递业在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经济地位 | 第14页 |
2.2 快递业监管的必要性 | 第14-22页 |
2.2.1 保护公共领域财产安全 | 第17-18页 |
2.2.2 规范快递业市场秩序 | 第18-20页 |
2.2.3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 第20-22页 |
第3章 当前我国快递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3.1 我国快递业监管现状 | 第22-24页 |
3.1.1 我国快递业监管的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3.1.2 我国快递业监管的执行现状 | 第23-24页 |
3.2 我国快递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3.2.1 我国快递业监管的相关法律尚待完善 | 第24-25页 |
3.2.2 我国快递业监管方式缺乏多元性 | 第25页 |
3.2.3 我国快递业自身缺乏主体责任意识 | 第25-28页 |
第4章 国外快递业的法律监管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4页 |
4.1 德国快递业监管的法律体系及执行方式 | 第28-29页 |
4.1.1 完备的注册机制 | 第28页 |
4.1.2 混业经营模式 | 第28-29页 |
4.1.3 政府的宏观调控 | 第29页 |
4.2 美国快递业监管的法律体系及执行方式 | 第29-31页 |
4.2.1 完备的快递市场准入制度 | 第29-30页 |
4.2.2 市场主体监管机制 | 第30页 |
4.2.3 制定具体的监管法规 | 第30页 |
4.2.4 快递行业协会的职能发挥 | 第30-31页 |
4.3 国外快递业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4页 |
4.3.1 建立健全我国快递行业法律体系 | 第31-32页 |
4.3.2 快递市场监管主体要准确定位 | 第32页 |
4.3.3 建立信用监管体系,保障信息的准确性 | 第32-33页 |
4.3.4 快递业市场监管要创新 | 第33-34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快递业监管的对策 | 第34-41页 |
5.1 完善监管相关法律 | 第34-37页 |
5.1.1 完善法律制度体系 | 第34-35页 |
5.1.2 完善监管体系 | 第35-37页 |
5.2 明确我国快递业的监管基本内容 | 第37-41页 |
5.2.1 明确快递市场准入标准 | 第37-38页 |
5.2.2 监管快递业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38页 |
5.2.3 增强快递业的透明制度 | 第38-39页 |
5.2.4 落实快递业的信用评审制度 | 第39页 |
5.2.5 明确快递市场退出机制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